中國鐵合金網訊:日本2020年環保汽車的普及率最高可望達到50%,而稀土中的鏑是環保汽車等高性能馬達核心零部件釹磁石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原料。鏑集中在中國南方產區特有的“離子附著型礦床”,日本對中國產鏑的依存度在97%以上。2012年以來,日本一方面致力于將稀土問題“國際化”,一方面加大力度減低對中國稀土資源的依賴度。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2011年,日本從中國進口的稀土比上一年減少了30%左右。與去年夏季的價格高峰相比,主要稀土價格在一路走低。
日本“稀土貿易第一人”、專門從事稀金屬和稀土貿易的日本先進材料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村繁夫指出,對于貿易商來說,“稀土的盛宴結束了”。因此整體上日本商家目前在稀土問題上比較淡定,這也給了日本政府更多騰挪的空間。
據報道,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報告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與其說是中國資源外交的表現,不如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到2015年,中國的稀土供給與國內需要將持平,今后將繼續對出口加以限制,同時可能伴隨價格上升。
報告指出,日本現在“中國+1”的分散供給風險策略也存在不確定性。其一,海外新礦山的開發前景很容易再次受到中國低價策略的沖擊,從而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被迫再次封停;其二,對于日本企業來說,最糟糕的是中國同時加大對海外礦山的權益投資乃至壟斷。這份報告建議,日本稀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商效仿歐美和韓國企業,加大在中國投資,從而構建更穩定的供應鏈;在中國整合稀土行業的過程中,爭取與中國礦業核心骨干企業建立聯盟。
中村繁夫則認為,中國對稀土價格的絕對支配地位不會太長久。他指出,全球大約有9900萬噸稀土儲量,2009年開采量是12.4萬噸,即使今后增加一倍,全球稀土儲量也夠開采400年。在澳大利亞、北美、印度、越南等國參與稀土開采的企業已經在向他推銷稀土了。
另外,走私的中國稀土對正常渠道進口的稀土價格帶來很大沖擊。中村繁夫的論據是,日本實際稀土利用量超過正規渠道進口的統計量。此外,一部分中國開采的稀土通過越南等第三國進入日本市場。走私稀土的價格大約比正常進口稀土價格低20%,這也部分阻止了市場上稀土價格上漲。
據中村繁夫個人估計,在日本市面上,走私稀土差不多占3成比例。再過幾年,扣除走私部分,日本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度能下降到六成以內。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