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2月12日,工信部提出了2014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提出著力抓好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等各項工作,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力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高,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今年以來,隨著環境惡化,針對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政策也頻頻出臺,鐵合金行業作為兩高行業中的一員,自然也深受影響,但中國鐵合金網認為,國家環保政策對于鐵合金行業除了壓制以外,也給行業帶來一些發展契機,鐵合金行業的企業要客觀看待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
在2014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重點工作中,工信部提出:要重點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對該地的鋼鐵、水泥、焦化、有色等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降低污染;組織編制《電石、鐵合金能耗限額標準貫徹實施方案(2014-2015年)》,開展以節能標準促進“兩高”行業過剩產能退出試點,加快組織制修訂重點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完善能耗標準的懲罰性電價政策機制,組織各地區認真落實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開展電解鋁企業電耗核查,實施對超電耗標準企業用電加價政策,并將懲罰性電價政策實施范圍由電解鋁擴大到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等。
基于這些強力環保政策,今年鐵合金企業的生產經營思路也要發生一些轉變,對于環保設備更新、節能技術應用等提起足夠的重視,對于屬于列入落后產能名單的設備技術積極實施淘汰,才能應大勢所趨,找到出路。由于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不可能一撮而就,對于一些企業來講,陣痛將是難免的,但這個過程完成之后或許能讓鐵合金行業從此徹底摘掉兩高的帽子,行業的發展也將迎來嶄新的篇章。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工信部提出的2014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中,除了限制、淘汰等工作外,也有一些鼓勵政策,例如:結合國家節能減排重點和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節能減排需要,組織實施節能環保國家級示范工程建設;選擇一批技術水平先進、工藝路線清晰、節能環保效果突出、推廣意義重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技術裝備,提出一批綠色發展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產業化示范;積極扶持節能環保產業集中、特色鮮明的工業園區建設,重點支持、培育建設形成若干個節能環保產業園區等等。
這些鼓勵政策,也將惠及鐵合金行業中的一部分企業。我們在看到國家環保政策壓制鐵合金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要換一種思路,尋找另外的突破口,那就是抓住機會,充分利用這些鼓勵政策,分享環保政策這場“盛宴”。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