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跡象顯示,亞洲經濟即將或者已經見底,金融市場因此認為市場低迷狀況并不像此前預想的那么糟糕。《華爾街日報》評論道,中國大陸制造業出現復蘇,韓國和臺灣地區的貿易數據有所改善,就連日本的工業產出計劃也顯示出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這些因素增加了投資者對亞洲地區經濟將要見底的預期。Action Economics駐新加坡經濟學家David Cohen稱,按美聯儲(Fed)主席伯南克的話來說,這些可以被視做是“希望的萌芽”,預示經濟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實現復蘇。摩根士丹利亞太股票指數(MSCI Asia Pacific equities index)上月上漲了20%,體現出市場人氣改善。與此同時,衡量避險情緒的除日本外亞洲Markit iTraxx信用違約掉期(CDS)指數本周較其3月20日推出時下降了超過50個基點。一級債券市場方面,投資者積極認購亞洲政府和企業近期在離岸市場發行的美元債,充分顯示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升溫。韓國政府8日成功發售了兩筆債券,融資30億美元,此次發售吸引認購資金超過70億美元,韓國官員稱,發行價格合理。這與去年9月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由于投資者要求的溢價高于韓國政府愿意接受的水平,韓國被迫取消了10億美元債券發售計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