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是河北一家緊固件工廠的業務經理。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當他第一次遇到客戶要求用人民幣支付的情況,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非常為難”。由于美元一路下跌,包括張強在內的中國外貿經理們都在努力擺脫美元的束縛,使用人民幣支付的呼聲四起。然而,當真有海外客戶揣著人民幣上門的時候,他們帶給許多中國外貿企業的,卻是無盡的煩惱。這種煩惱在現行的管制制度下不大可能得到解決。作為對這一現狀的變革,4月8日,在新一屆廣交會召開前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5個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這被業界視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實質性一步。整個中國的外貿商人們,都在盼望類似的改革能夠使他們用人民幣做生意更加便捷,盡管要讓他們真正喜歡上人民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如果一時要改為人民幣結算,本已簽好的合同要重新修改。考慮到其中的匯率波動,需要把貨物單價改小,出口核銷的金額也要改小。最重要的是,十幾個百分點的出口退稅也沒有了,由此帶來的損失不言而喻。在考慮再三后,張強的老板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客戶最后只好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以支付貨款。中國企業這種心態與2008年特殊的國際貿易形勢有關,更是中國特殊的外匯制度的產物。按照中國目前的外匯管制規定,國外買家不能夠直接從海外向中國境內支付人民幣。雖然有一些變通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已經變成了一種內貿形式,因此不能享受國家的出口退稅政策。對于廣大中國外貿商人來說,要拋棄美元仍然不容易.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