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泰國出席東亞領導人會議時,對一季度經濟情況提前吹風,“我們實行的各項政策措施已初步見到效果”。他表示,中國的投資大幅度增加,消費穩定增長,一些行業和企業的困難局面開始扭轉;信貸投放增長很快,貨幣流動性充裕。不過他也指出,中國經濟還面臨很大的困難,外部需求持續減少,進出口下降,企業效益下降,財政收入減少,就業壓力增大。
對于近期中國經濟的好轉跡象,外界看法有所不同。《華爾街日報》的分析稱,中國3月份貿易數據顯示出“脆弱的復蘇跡象”。表述不同的背后是分析不同,中國進口的降幅加大,顯示出國內需求的增長依然很脆弱。
面對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中國將繼續維持刺激經濟的政策環境。據最新數據,3月國內新增人民幣信貸高達1.89萬億元,就是當前宏觀政策的一個寫照。國內去年出臺的4萬億刺激經濟方案,也將會不斷落實。如果經濟復蘇仍不明確,估計還會繼續有新的刺激政策出臺。
在今年的特殊形勢之下,保增長既是經濟目標又是政治目標,這一點可以理解,但作為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者,也要更有遠見、更加客觀地來看待中國經濟的問題。在安邦首席分析師陳功看來,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增速,就是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從當前國內形勢看,政策焦點和社會焦點都集中到了經濟增長速度上,大家都希望經濟增長的速度越快越好,希望盡快從快速下滑回歸一個比較理想的增長速度。這不僅能表明經濟刺激方案奏效,還會帶來重回快速增長的市場信心。但需要提醒的是,在當前以強刺激和傾注流動性的方法來刺激經濟增長,如果過快地加速,則會埋伏下導致未來經濟出現問題的“種子”——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可能在未來發生。
2007年我們曾警示過要當心通貨膨脹,后來金融風暴沖擊全球,經濟出現危機,對通脹的關注也就淡了下去,現在大家更關注的是經濟下滑時的通縮問題。實際上,通縮與通脹并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它們其實是經濟運行的兩種不同表現,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在全球流動性泛濫、各國大力救市的時候,從通縮轉向通賬可能會很快發生,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提出“保八”,現在社會公眾和決策者可能會認為,低于8%的經濟增速不可接受。對此我們要理性看待。6%-7%的增速在中國近十年的歷史上算是較低的,但現在放在全球來看仍然是很高的。OECD官員前不久曾發布預測,歐元區國家在2009年經濟增長可能會衰退超過4%。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即使6%左右的經濟增速也是說得過去的。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仍有將近10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速領先。如果我們還嫌不夠快,快了還要再快,這種對GDP增長速度的追求,就有些令人擔心的非理性了。
如果速度太快,未來可能會有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發生,而且對于這種通貨膨脹,需要提前推出的宏觀調控措施,在短期內未必能很有效地進行調控。一旦經濟過快逆轉提速,出現虛熱式的增長,中國經濟將會面臨另一種矯枉過正的嚴重問題。這種情況在過去不是沒有發生過。
信貸增速是當前最令人擔心的指標。從去年11月份開始,國內信貸開始猛增。今年3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89萬億元,同比多增1.61萬億元,這使得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貸高達4.58萬億,完成今年目標5萬億的90%以上,也超過了以往年份的全年信貸額!照這個勢頭,全年有可能突破8萬億,更悲觀一點的估計是可能突破10萬億。陳功表示,現在的做法相當于把過去三年放出去的錢,集中在一年之內用。這種形勢令人擔心。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這樣的資金推動下,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政策制定者不能到了那個時候再臨時調控,因為高通脹情況出現時,全民財富猶如放進了一臺碎紙機里,這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失去一個10年。因此,陳功認為,經濟增長速度在很短時間提高未必是好事。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