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0日從“第八屆上海連鎖(零售)業大會暨亞太零售創新峰會2013”上獲悉,目前零售行業利潤增長放緩,按照電商未來迅速增長的勢頭計算,未來實體零售店會被電商沖擊而減少數千億元毛利。
GFK捷孚凱市場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群發布報告顯示,目前電商迅猛發展,價格是其最大優勢,以電視、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等產品在今年1-3季度的平均單價來看,百貨店價格最高達到3604元,其次是家電連鎖為3405元、獨立店3052元,而在線渠道則卡在2286元的低位,比百貨店低了1000多元。
“因此電商成為大勢所趨,這是難以扭轉的局勢,零售店肯定會陷入困難,但實體零售業者也有轉型生存的空間,比如今后一些具有個性化、特色、奢侈定位的細分業態會更容易做實體店。”周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海商學院現代流通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國發布報告顯示,2012以來,實體零售也進入最艱難時期,宏觀環境的消費走低、行業內部的成本上漲、競爭加劇使整個零售行業業績急劇下滑,比如一線員工工資以每年15%-30%速度增長,目前零售行業利潤水平倒退到10年前,出現大量關店風潮,比如沃爾瑪、樂購、卜蜂蓮花、洋華堂等都有關店現象。
吳建國指出,按照阿里巴巴[微博]計劃2016年將沖擊3萬億元營業額,電商年增長將超過30%,按照20%扣點比例計算,1萬億元將減少實體店2000億元毛利。這導致不少業者轉型做“二房東”轉租,有些零售商將自營面積分割為5:5甚至4:6。因此零售業者需思考科學轉型和應對電商的問題。(來源:一財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