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有消息稱,美國太陽能板制造商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的破產管理人指控國內光伏業三巨頭尚德電力、英利、天合光能傾銷廉價太陽能板,導致其破產,同時要求三家企業索賠9.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8億元),英利方面隨后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此事。
起訴方在起訴文件中稱,上述三家中國光伏企業合謀將其超過95%的產品出口海外,以被人為壓低的價格在美國傾銷,并獲得市場統治地位,持續破壞并傷害競爭對手,這些行為成了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破產的重要原因。
“我們剛收到起訴書,暫不便發表相關言論。”英利媒體負責人表示。北京商報記者隨后通過郵件、電話等形式聯系到尚德電力和天合光能,截至發稿時,未得到相關置評。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邱榆霞分析稱,這一案件屬于侵權訴訟,最終能否判定為侵權,還要看起訴方能否拿出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遭受損害。“之前美國政府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屬于行政處罰措施,和這一次的民事訴訟并不沖突,并不能因為有了行政處罰,就免于民事懲罰,但前提是必須存在傾銷行為。”邱榆霞表示,之前行政裁決的結論可以在民事案件中作為證據,證明構成損害的事實。至于最終結果,還要看侵權行為地的法律如何判定。
美國對中國光伏雙反起于2011年,去年11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終裁,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損害了美國相關產業。中國在今年7月對美國進口多硅晶課征最高57%的關稅,隨后商務部又宣布,自9月2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采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在這場光伏戰中,最大市場在海外的國內光伏企業大傷元氣,尤其是曾經的行業大佬尚德電力,目前正處在債務重組的關鍵期。“本已重債壓身,若再出現高額賠償,勢必會對尚德造成更大的打擊。”一業內人士表示。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