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我的發明將會保證工友們的身體健康。”近日,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劉正權正在湖南花垣縣一工廠內向記者介紹自己的發明專利——“電解錳后序工段自動化生產線”。
劉正權發明的“電解錳后序工段自動化生產線”將有望改善這一現狀。“我在機器中加入了吸塵系統,此舉讓工人們輕松了很多,他們可摘下防塵口罩作業。”劉正權介紹,該機器將剝離、洗板、烘烤等工藝融合為一條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告別了工人用錘子敲打的時代,1小時能生產5.5噸的電解錳。
劉正權的發明創造之路源于2006年。當年,他在重慶打工,一次偶然機會,劉正權發現一家電解錳廠的選礦工藝有缺陷,便毛遂自薦,為該廠改進工藝。僅短短一個半月,他就發明了分離式電解錳選礦機,獲得了電解錳廠4萬元獎金。此后,劉正權再也未停下發明的腳步。
一邊發明,劉正權一邊在金旭公司電解錳廠進行實驗。期間,劉正權設計發明的自動剝離機受到一致好評。金旭公司電解錳廠剝離車間主管向仁松說,公司以前使用的擠壓式剝離機,一臺機器一年時間要報廢近2000塊陰極板,自使用劉正權設計的敲打式自動剝離機進行實驗,效果很好,“預計一塊陰極板至少要三五年才報廢。”
針對劉正權的發明創造,東方礦業工業園一工程師表示,該套生產線大大降低了企業營運成本,用電量也較比老式的機器節省一半。原來需要的提取方法噪音大、廢人力,且金屬粉塵污染嚴重,F在僅需6個人便可以完成電解錳后序工段的全部操作與監控。
據悉,目前,劉正權的“電解錳后序工段自動化生產線”已銷往湖南、重慶、貴州等多個省市。(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