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11月份,稀土鋼板材廠成功批量生產錳含量小于0.020%的工業純鐵4000余噸,取得了高端工業純鐵生產技術的重大突破,填補了包鋼不能生產工業純鐵的空白。
工業純鐵是一種含碳量很低的重要鋼鐵基礎材料,具有矯頑力低、導熱和電磁性能良好、質地柔軟、韌性大等良好的性能,其含鐵純度為 99.6至 99.8%,主要用于冶煉各種高溫合金、耐熱合金、精密合金等航空航天、軍工合金或鋼材。
一直以來,由于受原料鐵水錳、磷含量較高的不利影響,板材廠現有設備及冶煉工藝很難完成高端工業純鐵冶煉。面對這種狀況,板材廠技術人員在廣泛調研、分析討論的基礎上,反復嘗試,持續開展技術攻關,不斷積累現場生產數據,自主研發出高錳鐵水轉爐處理技術和LF精煉爐雙渣脫錳技術,一舉突破了生產高端工業純鐵的技術瓶頸。
據稀土鋼板材廠煉鋼作業部工藝技術主辦徐少華介紹,2018年初,煉鋼作業部開展對工業純鐵的研發,同年3月試生產,全年共生產純鐵4745.89噸,其中低級別工業純鐵(YT0系列)1169.48噸、高級別工業純鐵(BTCY系列)3576.41噸,錳含量平均為0.043%。通過市場調研,客戶把錳含量作為評價工業純鐵的重要指標,是否低于0.020%已成為對工業純鐵品質的判斷依據。通過與國內一流工業純鐵生產企業太鋼進行對標,太鋼原料鐵水錳含量均為0.20%以下,而板材廠所使用的原料鐵水中錳含量在0.40%至0.60%之間,在傳統冶煉工藝條件下,轉爐脫錳率為85%至90%,太鋼在生產工業純鐵時按照傳統的工藝路徑即可達到錳含量為0.01至0.02%的要求,而板材廠在傳統冶煉工藝路徑下只能實現錳含量0.04至0.06%的水平,無法滿足市場對高端工業純鐵的需求。
2019年,稀土鋼板材廠以創新為引領,加大高端工業純鐵冶煉技術的研發力度和工藝改進,自主研發出高錳鐵水轉爐處理技術、精煉爐雙渣脫錳技術,攻克極低錳含量工藝控制技術難題,于5月22日成功冶煉4爐963.69噸錳含量小于0.020%的高端工業純鐵,最低錳含量達到0.013%,取得了該廠高端工業純鐵冶煉技術的重大突破,實現全國首家使用高錳高磷鐵水冶煉的先例。作為冶煉此類鋼種的關鍵技術,高錳鐵水轉爐處理技術和LF精煉爐雙渣脫錳技術已經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據徐少華介紹,高端工業純鐵冶煉成本低,屬于高附加值產品,每噸有500至600元利潤。依托于包鋼豐富的稀土資源及包頭市周邊豐富的稀土產業鏈,高端工業純鐵的需求有著極大的市場潛力,產品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當前,公司正處于跨越關口、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該廠解放思想、積極作為,全力以赴推進“四降兩提”工程,高效推進新產品研發生產。高端工業純鐵的批量生產不僅填補了包鋼生產技術空白,還將為包鋼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注入強大發展動力。
(轉自包鋼集團)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