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時報》一篇報道稱中國偽造了經濟數據以壓低經濟衰退的嚴重程度以后,中國經濟減緩的真實程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內地數據的準確性一直受到懷疑,但是最新的說法再次加劇了這種擔心,并使已經對全球經濟的低迷前景感到緊張的投資者更加焦慮。
《紐約時報》的那篇文章援引未具名的中國“著名企業高管”和“與國家統計局有關系”的一名西方經濟師的話說,地方官員偽造了電力消耗的數據,目的是“掩蓋問題的嚴重程度”。
報道指出,對于這篇文章的說法,一些分析人士持有不同的看法。美國銀行美林經濟師陸挺說:“中國的經濟減緩要大于我們的預期,這是真的,我們一直在抱怨中國經濟數據的質量,這也是真的。”雖然經濟師們承認,內地的一些地方官員可能會多報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固定資產投資等一些宏觀經濟指標,但陸挺說,他們不會愿意多報能源消耗量,因為北京就單位GDP的能源使用量對地方政府有越來越嚴格的規定。
官方的電力數據顯示,5月份的用電量同比增長5.2%,而4月份為3.7%。
摩根大通銀行經濟師朱海濱說,他也接到了客戶類似的詢問。他說:“總的說來,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鑒于電力市場的高度集中,電力生產數據是很難偽造的,而且大公司通過自動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向中央政府報告數據。”
巴克萊資本公司經濟師黃益平說:“官方數據夸大經濟活動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經濟減緩時期。但是有證據表明復蘇即將開始。”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政府支持增長的政策已經產生了效果,因為5月份的數據普遍比4月份有所改善。
根據官方數據,第一季度內地經濟同比增長8.1%。4月份的數據進一步下降,而5月份的數據提供了一些改善的跡象。許多經濟學家說,經濟應該在第二季度止跌回升。(來源:參考消息)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