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要鋼網4.17日訊:4月16日上午,包頭市九原區明拓集團二期工程建設現場,工人師傅正在焊接風機管道。據了解,該項目計劃5月底建成投產。4月16日上午,明拓集團二期年產35萬噸高碳鉻鐵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這家位于包頭市九原區的企業,是全國最大的高碳鉻鐵企業并且有著“全國最環保鋼鐵企業”的美稱。
“當年我們引進這項技術的時候,有人打趣說我們是開著奔馳跑出租。可是幾年下來,先進技術帶來的轉型升級、節能增效的成果是巨大的。”4月16日上午,明拓集團的副總經理張國強告訴記者。
張國強所說的這項技術是指于2011年投入3億余元引進獲得“歐洲環保獎”和芬蘭政府頒發的“清潔技術獎”的SBSTM鉻礦球團及OPKTM預熱爐料的密閉礦熱爐鉻鐵生產技術。依托這項技術明拓集團建成了全新的年產35萬噸高碳鉻鐵項目。監測報告表明:該項目比國標節能35%,減排粉塵94%,減排二氧化硫98%。另外,企業通過利用尾氣預熱爐料和發電,實現尾氣綜合利用,節約電力成本40%;通過采用SBSTM鉻礦球團技術,使用礦石由高成本的塊礦變為低成本的粉礦,節約資源成本20%;通過與清華大學開展信息化合作,建設智慧工廠,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4.17倍。
更為可貴的是,明拓集團積極創新,將外國技術“中國化”。通過集中攻關,對成熟技術的消化、吸收、轉化,集團將適用單一礦種的芬蘭技術成功轉化為適用多礦種的“中國技術”,明拓實現了“降成本、增效益、減排放、優環境”的目標。
環保效果明顯,轉型升級帶來的經濟效益更為可觀。“我們這個廠區把清潔工、保安都算上一共500名員工,可是我們創造的產值相當于傳統鋼鐵廠至少2000人創造的產值。”張國強告訴記者,保守估計明拓集團的人均產值是目前市場上傳統鋼鐵企業人均產值的4倍,“如果和以前的我們比能達到10倍。”
如今,明拓集團逐步從一家普通的鐵合金企業成長為全國最大的高碳鉻鐵企業,產品銷往寶鋼、太鋼、酒鋼、張家港浦項制鐵、廣州聯眾等特大型鋼鐵企業,先后獲得國際鉻發展協會(ICDA)“安全環保獎”、中國成長企業百強第三名和全國鋼鐵先進集體等榮譽。
- [責任編輯:Zhao Xiaob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