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陸續出爐,大東北板塊面臨嚴峻局面。
22日,21世紀經濟報道從地方統計局獲悉,今年一季度東北板塊經濟增速在全國最慢,其中黑龍江一季度經濟增速在3%以下,這改變了“十一五”以來,東部發達地區經濟最慢的傳統。
吉林和遼寧分別在7%、7.4%左右,全國有10個左右省市經濟增速低于全國平均7.4%,東北占了2個。而黑龍江的經濟增速在全國幾乎倒數第一,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接近零增長。
遼寧省社科院經濟所專家馮貴盛告訴記者,這與東北三省工業比重大,且產業單一有關。比如遼寧工業主要是鋼鐵和裝備制造業,吉林和黑龍江主要是汽車和石化產業,黑龍江的石化行業甚至要減產。
“別的產業沒有上去,原先的工業又單一,在全國經濟結構調整時,經濟增速就自然下來了。”他說。
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慢
從已經公布的各省數據來看,東北的增速確確實實低了。
寧夏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9%、北京經濟增速為7.1%、浙江經濟增速為7%、廣東經濟增速為7.2%。按此看,東北的黑龍江經濟增速,已經替代了2013年墊底的北上廣地區。
黑龍江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告訴記者,東北經濟增長這么乏力,是因為過去黑龍江是國有企業比較集中的地方,特別是黑龍江,計劃經濟色彩濃重。另外,中國北方地區在觀念上可能比較保守。
黑龍江實施沿邊開放政策后,貿易量在增加,吸引外資和境外投資也在增加,但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調整經濟增長方式上,黑龍江整體步伐比較慢。
“我個人覺得黑龍江經濟增速的降低,實際上反映了產業結構調整滯后,經濟增長方式轉換滯后,利益優化不夠,投資質量不高這四個問題。”他說。
吉林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專家趙振全認為,東北三省對于發展有些束手束腳,在經濟方面,有些問題拿不準寧可不做,“對上邊的一些政策理解不夠,導致行動上遲緩。”
受困于重工業比例大
東北三省經濟發展慢,則由于三省重工業比重大且單一,服務業不發達造成。
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比如吉林2013年工業比重為52.8%,重工業增加值是輕工業增加值的2.3倍;比如遼寧,2013年僅裝備工業、冶金工業、石化工業增加值之和,就占到整個工業增加值比重的65%左右。
黑龍江省的能源、石化、裝備工業增加值占到整個工業增加值比重為70%,特別是石化行業比例最大。
不過,更多的專家認為,東北核心的問題是市場化發育不夠。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指出,比如東北三省的投資環境比較差,民營經濟沒有發展起來,很多東北的老百姓跑到全國各地,不在當地創業,就是因為投資環境不行。
東北核心在于東北的政府思維中還有計劃經濟的那一套,放不開手腳進行市場化改革。東北公務員報名人數逐漸增加,創業人數增長得不快,地方政府埋怨中央不給錢,這些都要從市場化的改革上尋找原因。
保育鈞認為,“加強國企改革,加快經濟重組的改革,調動民間投資創業,東北的經濟才有希望。”(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責任編輯:Mike.zha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