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霾污染呈現常態化、全國化和嚴峻化的態勢,并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今年,霧霾、大氣污染、環境治理已成兩會熱詞,更是民眾關心的話題。在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環境保護稅立法再次被提出。專家表示,環保稅的出臺不僅使環境保護的地位有所加強,而且作為一個起點,搭建平臺的作用更為重要。
去年,霾污染呈現常態化、全國化和嚴峻化的態勢,并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出“大氣十條”治理舉措。
今年,霧霾、大氣污染、環境治理已成兩會熱詞,更是民眾關心的話題。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采取措施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發揮價格、稅收和補貼等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抓好財稅體制改革這個重頭戲,推動消費稅、資源稅改革,做好房地產稅、環境保護稅立法相關工作。人大發言人傅瑩曾回答提問時亦表示,房產稅、環保稅等立法工作大會正在研究中。
為什么過去幾年,環保稅在中國受到廣泛關注,雖千呼萬喚,但并未出臺?環保稅決策研究小組成員、財政部財科所許文表示,在線監測設備還沒有全面推廣,企業數量眾多而監測力量相對不足,都會影響監測數據的質量進而影響環保稅的征收。同時,由于稅務部門和人員缺乏環保專業知識,環保稅不可能完全由稅務部門征管,必須通過稅務部門與環保部門之間的配合來實現。部門之間的協作和協調,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然而今年的兩會,再次把焦點放在環保治理上。人們注意到,李總理在報告中強調,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生活,關乎民族未來。霧霾天氣范圍擴大,環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的紅燈。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下決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專家表示,環保稅的出臺不僅使環境保護的地位有所加強,而且作為一個起點,搭建平臺的作用更為重要。“逐步提高稅率是肯定的。”只要這個稅種長期存在并調節到位,就一定能對污染產業、行業形成壓力和刺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那么,就稅收政策而言,應該如何發揮其激勵和導向作用呢?
2013年4月,稅務總局與財政部發布通知,明確了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優惠政策的納稅人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取消污染物排放未達標納稅人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退稅免稅政策的資格,將稅收優惠政策與環保治理緊密掛鉤。資源綜合利用也是稅收政策的重點,去年12月,稅務總局與財政部聯合制發《關于對廢礦物油再生油品免征消費稅的通知》、《關于調整巖金礦石等品目資源稅稅額標準的通知》,對資源綜合利用實行稅收優惠,稅收政策引導的針對性更強,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效果更明顯。
一方面,通過稅目、稅率的優化,增強消費稅、資源稅等易于體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調控效果的稅種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相關獎稅和罰稅政策,加大稅收政策的引導作用,總體上形成一整套有利于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稅收政策體系。
稅收政策的實施,對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體現了稅收政策在籌集財政收入的基礎上服務于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目標的宗旨。
- [責任編輯:test]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