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月我國鐵礦石供過于求達2344萬噸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昨日在京表示,今年1至4月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市場供需基本平衡,而我國甚至出現了供大于需的情況,據計算,今年前四月我國鐵礦石供過于求已經高達2344萬噸。
國際鋼鐵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4月,全球41個國家、地區生產高爐生鐵約3.2億噸,同比增長5.65%。折合計算,相應增加鐵礦石消耗2711萬噸。其中我國相應多耗鐵礦石1920萬噸,占全球增量的70.82%。
羅冰生分析,今年1至4月我大中型礦山生產鐵礦石原礦約2.35億噸,同比增長25.39%。按增產原礦4746.15萬噸計算,相當于增產高爐入爐成品礦2270萬噸。與上述多耗的鐵礦石數量比較,實際國內供大于需350萬噸。另外,今年1至4月我國進口鐵礦石1.5億噸,增長14.94%。由于供大于需350萬噸,加上1至4月進口鐵礦石增量1994.59萬噸,鐵礦石供大于求高達2344.59萬噸。
“如果把今年1至4月我國國內鐵礦石市場富余的鐵礦石資源量2344.59萬噸考慮在內,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市場可供資源量大于需求量達1533.59萬噸。”羅冰生說。
羅冰生最后指出,考慮三大礦山公司占有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資源量的70%以上,集中度高,調節市場供需關系的能力強,我國鋼鐵企業應當高度關注全球市場供需關系的發展變化,注意防止人為炒作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維護國際鐵礦石海運貿易的正常秩序。(上海證券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