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融道網·中國融資渠道
近日據融道網獲悉,根據銀監會要求,存貸比監測正由過去按月度頻率申報改為以月為周期申報日均數據,日均存貸比不得高于75%。這一要求正在極大地改變著銀行業的生態——銀行拉存款的考核加大了強度;1個月以內的超短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反而高于1~3個月的理財產品;原來靠月末、季末“沖時點”的做法不再有效。在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或更受銀行放貸青睞。
據融道網了解,從4月開始,銀行就已經向監管部門提供的月度報表里新增日均存貸比一欄,盡管未開始嚴格按此考核,但銀行日均存貸比監測實際上已經展開兩月。
廣東銀監局相關人士表示,“從這兩個月已經報上來的廣東轄區內銀行日均存貸比數據看,都在75%的監管紅線以下。”有媒體的報道稱,重慶當地銀行業的存貸比則已超過75%的監管紅線。
盡管不少地方分行稱尚未接到實行日均存貸比考核的通知,但各家銀行已經在這一趨勢之下早早備戰。
據記者了解到,在廣東,兩家國有大行也開始實行業內流行的“完成拉存款任務才能獲得全額薪水”的考核方法。為了應對日均存貸比的要求、使存款量在全年里更加均勻,其中一家國有大行的存款考核已經進行了調整。
“以往只需全年完成存款任務,今年改成了每季度考核一次存款任務量,完不成任務的職工扣當季薪水。”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說,不但銀行前臺員工有拉存款的任務量,后臺員工也同樣有拉存款任務量。
比起大銀行來,中小銀行為了符合日均存貸比的監測承受著更大的壓力。一家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的行長感嘆“今年行長的任務主要就是拉存款,沒新增存款就沒法貸款”。
另一家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的客戶經理則告訴記者:“客戶經理考核是季度考核,基本指標是日均存款要達到5000萬元。我們每年考核的任務量都在增長,以前總量考核,現在是增量考核,工作壓力太大了。”
事實上,部分地區部分銀行已進入惜貸階段,此前媒體報道稱,上海周邊二三級的城市,部分地級市、縣級市的城商行、農村商業銀行、信用社都存在日均存貸比的壓力,部分分行和支行已經停貸。
6月1日,某大型國有銀行溫州分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該行現在同時實行月末存貸比和日均存貸比兩種統計方式。“客戶經理的考核包括存貸款,但是我們現在已沒有額度可貸了。”
“存貸比按日均考核,每天不能超過75%,那對信貸投放節奏影響比較大,原來只要在一個月之內,有時候存貸比會突破75%,但是到月底肯定不會超過75%。”民生銀行一位內部人士稱。
此外,銀行為應對日均存貸比帶來的資金的進一步緊縮,不得不“以價補量”。一位農村商業銀行的負責人說,該行里各支行現在實行競價貸款,比如100萬元的貸款額度,兩家支行爭取,在通過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哪家支行客戶給的貸款利率高,總行就把100萬元額度給哪家。
而上述某股份制銀行的廣州分行行長則認為,在新形勢下,中小企業可能會更受銀行青睞。他告訴記者,該行今年以來新增的10%貸款余額中,40%給了中小企業,這是因為中小企業比大型企業更愿意支付較高的貸款利率,而以往給大型企業的利率,現在也不再實行基準利率下浮了。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