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永州萬事達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文卉先生現場做《我國富錳渣生產現狀及新技術》主題演講。
周總首先介紹了我國錳礦石的質量及分布狀況,富錳渣行業發展和變遷的歷史,以及富錳渣行業的發展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7年以前,全國共有專門生產富錳渣及附產富錳渣的高爐多達上千座,其高爐容積小于50m3的約占95%,而現在絕大部分高爐容積小于50m3的已被淘汰。目前,全國共約有53座富錳渣高爐,分布在11個省,主要集中在湖南、山西、遼寧、寧夏,占總量的70%。其中,20-50m3(不含50m3)共19座,50m3-100m3(不含100m3)共19座,100m3及以上的共15座(山西5座,寧夏6座、遼寧2座,湖南1座,云南1座,300m3以上的只有2座(山西和寧夏各1座)。
富錳渣具有含錳品位高、錳鐵比高、磷錳比低三大優勢,完全可替代或部分替代進口錳礦,可以保證國內基本的原料需求,維持鐵合金行業整體生產的穩定。同時,在錳硅合金生產中,如果配入適量的富錳渣,更能有效的降低硅石的用量和生產電耗,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因此,富錳渣行業的發展是有前景的,但目前行業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環保、原料礦石和經濟效益的四重壓力,應緊跟國家產業升級的步伐,采用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減少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嚴格執行國家的“三廢”排放標準,節能降耗,才能走出困境。
其中,周總對富錳渣高爐在產業升級中存在問題及思考非常精彩,引起與會代表的共鳴,現摘錄如下:
1、富錳渣高爐容積不是越大越好。富錳渣高爐的容積越大,礦石的日消耗量越大,供應越緊張,采購難度越大;對貧錳礦石的內在質量及外觀質量的要求越高,而錳回收率也有所降低。而國內錳礦石的特點就是:低Mn、高Fe、高P、含雜質高、粒度細微、(共)伴生其他有價元素(如:Pb、Ag、Zn等)。這就決定了富錳渣高爐與煉鐵高爐、錳鐵高爐不能相提并論,富錳渣高爐的容積并不是越大越好,應從國內貧錳礦資源的綜合利用實情出發。在確保環保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對貧錳礦儲量大的地區適當放寬富錳渣高爐容積的大小。
2、辯證看待小高爐生產富錳渣產業。富錳渣產業屬基礎原材料加工工業,是針對我國貧錳礦資源豐富孕育而生的一個行業,其資源依賴性強。富錳渣是錳系鐵合金的優質原料,而錳系鐵合金是工業發展重要的基礎性原材料,為國民經濟和支撐中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確保中國的錳礦資源供應的安全。
3、隨著富錳渣高爐容積的升級,對入爐錳礦的質量、粒度要求更高、更精。低Mn、高Fe、高P、(共)伴生其他有價元素的國內貧錳礦資源就得不到充分的綜合利用。這將會給國家的錳礦資源將造成極大的浪費。
4、對于富錳渣高爐配套的燒結機,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在確保環保達標排放及符合產業政策要求前提下,真正做到物盡其用,既不浪費資源,又不浪費資金,還不造成產能過剩。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