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工業堅持主動作為,以提增速擴總量、轉方式調結構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工業經濟發展。從全年產業發展情況看,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有序推進,高載能冶金行業裝備水平明顯提高,化工行業產業鏈有效延伸,清潔能源、新材料及云計算產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在高載能冶金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在節能、環保等硬約束影響下,我市借助倒逼機制,推動電石、鐵合金產業轉型升級,市政府出臺了《加快推進全市電石、鐵合金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升級的實施意見》,促進傳統產業上大壓小、優化升級,全年淘汰了12臺礦熱爐,產能16.15萬噸,支持四子王佳輝硅業、中泰鎳鐵等8戶企業進行節能技改。建設了一批全密閉環保大型礦熱爐,電石和鐵合金礦熱爐總數達到40臺和153臺,產能分別達到280萬噸和362萬噸,其中30000KVA及以上環保密閉型礦熱爐臺數分別達到38臺和56臺,產能占電石和鐵合金總產能的比重分別達到98%和58%。支持港原化工利用神霧先進技術對電石生產進行技術改造,旭峰錳系、鉻系特種鐵合金項目30000KVA4臺爐已建成,6臺爐在建,建設了豐鎮上泰20萬噸鎳金屬10萬噸鉻金屬產品生產及綜合利用項目,提升了冶金產業的發展層次。
二是推動化工產業在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做大做強產業規模方面取得了新進展。氟化工已完成三愛富、萬豪、奧特普3家企業股權重組,形成了新的股份制公司,擴大了市場渠道,增加了競爭力。氟化工產業不斷壯大,總產能達到25萬噸,豐鎮氟化工園內企業的產品原料相互利用,且每一公司又有各自的鏈條生產線,形成大小循環相結合,眾多產品相聯系的高科技、環保節能型產業鏈條;電石化工推動蒙維特種PVA和伊東PVC深加工項目建設。實現PVC、自備熱源、電石、石灰等產業間的補鏈,輻射帶動相關的PVC深加工、精細化工等行業,形成以PVC、燒堿及氯下游基礎化工產品為主的氯堿化工深加工產業鏈、醋酸深加工產品產業鏈。全市電石下游產品加工能力達到79.3萬噸,商品電石就地轉化率達到38%;石墨碳素產品種類達100多個,產能達到29萬噸。依托興和縣碳素產業項目和瑞盛石墨深加工項目,使烏蘭察布市形成全區重要的石墨碳素生產基地;硅化工推進總投資23億元的內蒙古佳輝硅化工年產8萬噸有機硅深加工及配套項目,該項目已建成投產。
三是積極推動清潔能源、新材料及云計算產業加快發展。我市清潔能源發展迅猛,2014年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25.5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達到464.5萬千瓦,全年新增并網容量59.5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61萬千瓦,全年新增并網容量22萬千瓦。引進總投資19億元的中能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等4戶總規模為日處理能力340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項目,目前有3個項目在建。瑞盛2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已竣工投產。投資10億元的華為云計算項目進展順利,目前機房樓、輔樓主體全部完工,2015年8月份投入運行。此項目的實施,實現我市云計算產業破題發展。
工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優化,為烏蘭察布市工業在“新常態”下實現“新跨越”,保持持續發展動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 [責任編輯:Phillip.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