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雖然有關部門發出過熱警告,但電石、鐵合金等高耗能產業在寧夏等地仍熱度不減——這里的高耗能產業為何“熱”
高耗能產業“扎堆”西部
“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用來形容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四省區交界地區高耗能產業發展過熱、嚴重污染的狀況并不過分。針對這一問題,去年國家環保總局、發改委、監察部、電監會四部委曾聯合開展了專項整治活動。然而,記者發現,眼下在這些地方,電石、鐵合金、焦炭等高耗能產業依舊熱度不減。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記者看到,該市建立的幾個工業園區大多以高耗能產業為主。其中石嘴山市惠農區紅果子工業園區的幾十家企業,大部分是以鐵合金、電石等為主的高耗能企業。而在石嘴山市平羅縣太沙工業園區,高耗能企業占園區企業總數的50%以上。目前,石嘴山市還在建設一個百萬噸級電石法PVC(聚氯乙烯)項目,當地領導稱,項目建成后“將改變國際PVC生產格局”。
石嘴山市高耗能產業的發展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從寧夏的石嘴山市,到內蒙古自治區的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到陜西省府谷縣,高耗能工業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甚至前些年因市場不景氣一度關閉的規模小、污染重的小電石、小硅鐵工廠也開始死灰復燃。
明知污染嚴重,奈何是經濟支柱
高耗能產業已成為污染西部環境的“主力軍”。5月7日,記者在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太沙工業園區看到,雖然當天天氣非常晴朗,這里卻煙霧彌漫,到處飄著刺鼻的味道。居住在這一帶的一位居民說,每天早晨起來,自家院子里都會飄落一層灰,“都是工業園里企業排污造成的”。事實上,由于高耗能產業污染嚴重,此前石嘴山市曾位列全國10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雖然污染嚴重,但電石、鐵合金等產業已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
據了解,寧夏、內蒙古、山西和陜西都因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成為電力大省。由于電力資源豐富以及電價不能“隨行就市”,前幾年寧夏、山西等地相繼出臺政策,鼓勵過剩的電力就地轉化為高載能產品。事實證明,高耗能產業也的確給西部省區帶來了直接而豐厚的利益。以寧夏為例,2004年是高耗能企業發展最快的一年,也是寧夏對外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年。當年寧夏外貿出口總額達6.5億美元,僅硅鐵出口就達1.5億美元,是寧夏創匯額最高的商品。而去年底,由于全國鐵合金產能過剩,國家采取控制信貸投放等緊縮措施治理整頓高耗能行業,寧夏鐵合金企業開工率下滑,也直接導致寧夏電力負荷減少了80萬千伏安左右,外貿出口大幅回落。由于電石、鐵合金這類高耗能產業直接影響當地經濟起落,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已不能輕言放棄。
投資回報快引來高耗能產業“大干快上”
為什么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影響較大的高耗能產業在西部成為“香餑餑”呢?記者發現,短期效益是西部地區高耗能產業大干快上的直接原因。
近幾年,國內能源趨緊,高回報低投入的巨大反差,使高耗能產業一時間成為暴利行業,投資者蜂擁而至,西部能源富集區成了高耗能工業發展的樂園。在高耗能產業形勢最好的時候,寧夏石嘴山市曾在一年內建設了幾十家高耗能企業,很多企業當年投產,當年就收回投資,并賺取了高額利潤。這種投資的高回報,直接刺激了其他投資者對高耗能產業的投資。直至今天,雖然有關部門已發出電石、鐵合金等行業投資過熱的警告,但對于一些企業而言,“左鄰右舍”暴富的神話、熱度不減的市場仍吸引著他們相繼進入這個領域。
對企業來說,高耗能產業投資回報快,對政府來說,則可以有效拉動地方的GDP增長。因此,西部省區在招商引資中往往對高耗能項目情有獨鐘。例如包頭市石拐區計劃建成“世界級的硅鐵合金基地”,石嘴山市也正計劃建成世界最大的電石法PVC生產基地。
近來國家對高耗能過熱產業的整治引起了各地的重視。石嘴山市已明確,招商引資再不能把焦炭、小電石等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引進來。不過,整個地區熱衷上電石、上鐵合金的投資熱潮如何抑制,仍需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導。
西部"高耗能"產業:"套狼"不能丟"孩子
在內蒙、陜西、寧夏,高耗能產業在能源產區出現遍地開花的發展態勢。在內蒙,幾乎所有能源產區的盟(市)旗(區)都在發展耗能產業,在自治區重點扶持的20家工業園區中,就有5家被冠以"高載能工業園區",實際上以高耗能產品為主的園區約占一半。在寧夏,從傳統的高載能生產基地石嘴山市,到新建的工業園區平羅縣太沙工業園、隆湖經濟開發區,以及吳忠市等地,高耗能工業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甚至前些年因市場不景氣曾一度關閉的規模小、污染重的小電石、小硅鐵等生產也開始死灰復燃。
甘肅耗能大戶為何高耗 仍用明令淘汰高耗能設備
甘肅省節能監察中心主任馬成英分析,這些企業使用高耗能設備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企業不顧實際,盲目引進與現有設備不配套的系統,導致了更高的能耗;有的企業節能管理機構不健全,一家制藥廠在監察前一個月才成立了相應機構,明顯是應付交差;有的企業雖然設有能源管理崗位,但只起到統計和抄送報表的作用。
新華時評:西部不能以高耗能產業作為“金字招牌”
“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限制發展高耗能產業,這是一個全局性的安排,絕不會對西部地區發展高耗能產業網開一面。一些地方之所以用發展高耗能產業吸引投資者,在國家產業政策上“反彈琵琶”,根本上還是這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沒有端正發展觀念,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發展“政績”所致。部分西部貧困地區往往工業不發達,財政拮據,交通不便,群眾生活貧困,迫切需要投資。于是,一些地方就把國家限制發展高耗能產業作為“機遇”來抓,想方設法把東部地區淘汰下來的高耗能企業吸引過來。這種做法,對落后地區增加GDP雖有一定成效,但高耗能產業往往污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盲目發展高耗能產業給當地帶來的諸多不良后果堪憂。
云南:開始對高耗能行業的369家企業多收電費
據云南省發改委價格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云南作為我國的黃磷生產大省,黃磷產量曾一度占到全國產量的40%左右。長期以來,由于小黃磷廠遍地開花,嚴重供過于求,導致黃磷資源破壞很大;與此同時,黃磷生產對電的需求量也很大,加劇了云南省近年來電力緊張的矛盾。
針對云南省黃磷產業發展中的矛盾,按照國家新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政策界限,云南省將黃磷也納入了差別電價執行范圍。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