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在會后的新聞通稿中,史無前例地加入了“全球流動性大幅增加”的表述——顯然,警惕日本貨幣威脅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安全的高度。
【厭惡企業經營風險】
從會議召開的時間上來看,延續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政策“三個月一微調”的節奏。從內容上來看,會議強調了新一屆領導核心的經濟發展思路“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與此前的“保持經濟穩定快速發展”有了明顯區別——如果套用企業經營的俗話講,此前中國強調的是快速規模資產擴張,資產負債表的健康程度和企業凈利潤水平排在比較次要的位置;但現在更強調的是財務健康,不再追求總資產規模的擴張,而將企業凈利潤率排在首位,對企業經營風險尤其厭惡。
對于風險問題,會議通稿如是表述: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全球流動性大幅增加,主權債務危機反復沖擊市場信心,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不斷顯現。從國內看,經濟增長動力仍需增強,影響農業穩定生產因素仍然較多,金融領域潛在風險需要加強防范,環境污染和食品藥品安全等問題突出。
其中,對國內經濟問題,需要注意三點:第一,對經濟趨勢的定性是“目前經濟增長動力仍需增強”,這在某種程度上擔心的是增速問題。第二,“對金融領域潛在風險需要加強防范”則表明,當前銀監會對影子銀行的清理、證監會對券商資管和自營業務等史無前例的合規檢查,已經上升到政治局高度,而非國務院,更非僅限于“一行三會”(即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自律性行為。第三,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略方針,從“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逐步過渡為“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促轉型”后,進一步轉化為“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和“促轉型”。“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強調的是順序關系,經濟增速穩定當頭;“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促轉型”在前者基礎上,加入了“控風險”因素,并對順序作了個排序——實際上,“控通脹”防范的是社會風險,“控風險”防范的是金融風險,“防范”的內容明顯增多。“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和“促轉型”,則把“促轉型”提高到了另一個高度——即雖然從順序上來看排在了末位,但從重要性上來看,則上升到了“1對3”的并列關系,“促轉型”的內容擴張到了一大段話——“把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貫穿持續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斷改善民生全過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協調推進,穩中求好、穩中求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國際上,對于國際經濟環境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悲觀預期為常態,但通稿中有這么一項: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全球流動性大幅增加。這表明,日本無限量化的貨幣戰爭行為,已經引起中國決策層的高度重視。日本的貨幣無限量寬松,引發的是經濟偷襲、貨幣戰爭的結果——可能帶來熱錢沖擊中國金融市場,輸入性通脹和出口競爭打擊中國實體經濟,資產泡沫擾亂中國社會經濟的效果。鑒于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中國金融重地上海,大量的日元資本在投資、地產領域已占相當高比重,值得擔心的是,輸入性通脹和以樓市未代表的資產泡沫風險可能將于此再度爆發。因此,日本無限量化的貨幣戰爭行為,已經引起中國決策層的高度重視,其后中國的戰略應對,將從抵御日元熱錢沖擊、抑制輸入性通脹,化解資產泡沫危機、防范金融市場風險,以及維持人民幣幣值穩定、提高中國出口競爭力等方面著手,并對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顯然,需要警惕正在實行無限量寬松貨幣政策的日本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安全的高度。
【日元貶值進程剛剛過半】
自去年末安倍晉三擔任日本首相后,日本逐步兌現了擴大量化寬松的承諾。在貨幣瘋狂放水的預期之下,4月第二周,日元一度突破100兌1美元大關,相比2012年12月底的78日元兌1美元,在短短幾個月里,日元竟貶值22%。日元兌美元是如此,而日元兌人民幣更加明顯。從2012年10月以來,人民幣對日元的升值幅度已經超過25%。
日元為何貶值?安倍急于貶值日元,首先源于扭轉經濟頹勢的考慮,當前被日本政府奉為“安倍經濟學”的核心為搞通脹、擴赤字、促貶值。不過,日本的瘋狂寬松,可能并不會帶來效果。短期看,日本作為來料加工型國家(進口原材料、出口制造品),日元升貶值對經濟影響有限。日元貶值導致原材料進口價格上漲,進一步擴大逆差,對改善貿易收支沒有絲毫幫助。中長期看,日本經濟病的根源非因日元升值,甚至無關老齡化,而是民間部門因泡沫經濟破裂、需長期修復資產負債表所帶來的去杠桿壓力(簡單說,還債)?梢,“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并不會太大。此外,一旦日本通脹出現,日本國債市場將出現新問題。通脹提升將降低國債的真實收益率,從而壓低需求,這會造成新發國債收益率上升以及存量國債價值下降;此外,日本國民儲蓄率呈趨勢性下降,國內金融體系吸收日本國債的能力已趨枯竭,這意味著國債收益率必須提高,才能吸引到更多海外投資者。可見,安倍不計后果的量化寬松與財政刺激,很可能將日本長期潛伏的債務危機提前引爆。另一方面,日元貶值背后潛藏的戰略圖謀也不容忽略。日本這樣做,無疑是對中國經濟發動的一場偷襲。從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為了刺激外來投資,中國央行必須讓人民幣維持穩定。而日本卻讓日元瘋狂貶值,同時中國又讓人民幣維持不變,人民幣很快就形成被高估的態勢,一切貨幣高估之后的影響,中國就要承擔起來,其競爭力就會受到嚴重抑制或削弱。在美日所引發的此輪全球貨幣戰爭下,人民幣估值泡沫愈發嚴重。由于美元占據人民幣定價機制的絕對權重,隨著美元近期的走強,人民幣也跟隨美元、兌非美貨幣加速升值?梢,美元上漲“打頭”,日元下跌“斷后”,逼迫人民幣上漲為實。
日元還將貶值多久?日本核心通脹率低于2%已有30余年,根深蒂固的通縮預期已將民眾消費習慣固化,貨幣寬松對通脹的推升將體現出小幅且緩慢。據業內人士估測,匯率每下跌10日元只能推升通脹0.33個百分點,日本央行的貨幣寬松將任重而道遠,非2-5年時間不足以完成。有消息稱,日本已獲得奧巴馬政府的支持,即使匯率突破100日元兌1美元,美國也不會出手干涉。因此,預計今年美元兌日元匯率將達110,明年更將達到120,與目前99的水平相比,日元貶值進程才剛至“半山腰”。全球包括中國,都需做好迎接未來2-5年內弱勢日元的準備。
【日本寬松貨幣如何影響中國?】
日本的貨幣無限量寬松,將增大我國政府穩增長的難度。我國貿易形勢當前已不樂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已不得不轉變為“兩輪驅動”。日元貶值將提升日本產品競爭力和出口優勢,甚至顛覆亞洲市場的貿易結構,嚴重破壞我國的出口環境,同時,這可能造成人民幣有效匯率繼續升值,此消彼長之下,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放大;另一方面,日本過剩的流動性導致熱錢涌入中國投機,勢必令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若收緊貨幣,將進一步打擊低迷的實體經濟;若降息降準,我國已處高位的流動性又令通脹再度升溫,我國的政策空間將更加捉襟見肘,因此,這將給目前增長放緩的中國經濟帶來不可忽視的外部風險。
那么,中國怎么辦?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實現本國經濟的結構轉型,但這需要一系列改革的推動。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改革依然會處于拉鋸狀況,中短期內難以有質的突破。既然如此,決策層就只能在戰術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日元貶值帶來的問題。從長期看,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有效的手段。從短期看,適當的匯率干預和資本管制是可行之舉,在必要時干預人民幣匯率,保護自身不受競爭性貨幣貶值的不利影響。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