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an Harris
這是因為支撐當前美國經濟增長的凈出口和非住宅建筑兩大因素,都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受到削弱。幸運的是,美元已基本企穩,通脹預期顯著下降。
過去4個季度,美國GDP平均增長率達到2.2%。但為什么美國經濟“感覺上”比GDP統計數據要糟糕得多呢?
部分原因是目前資本市場表現比整體經濟更糟糕;部分原因是新聞媒體報道略偏悲觀。對新聞從業者來說,關于經濟衰退的故事遠比增長放緩的故事更有意思。
最近統計數據顯示,一些被低估領域增長強勁,比如貿易和非住宅建筑支出。它們是二季度經濟達到3.3%高增長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非住宅建筑增長意義重大。
但非住宅建筑數據總是無法引起重視。這在于該部門數據公布較少,且時效性差,總成為“舊聞”。在非住宅建筑報告公布之前,已有大量房產統計數據發布,比如新屋銷售、新屋開工和NAHB房市調查報告等。由此,人們很難意識到,天哪,原來還有這樣的利好消息。
不幸的是,兩個部門對增長的貢獻都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削弱。
首先,給第二季度帶來巨大貢獻的貿易明顯無法持續。從數據上看,進口和出口都極具波動性,缺少穩固基礎。進口方面,第二季度下降主要是石油進口大降所致。雷曼認為,這是一次性調整,難以持續。出口方面,第二季度增幅是標準貿易模型預示的兩倍多。我們認為,這同樣難以持續。
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出口環境勢必惡化。我們預期,美國主要貿易伙伴,比如加拿大、墨西哥、歐元區和日本,它們經濟增長率在2008年下半年將放緩至1.5%,明年才會適度提高。
當然,美元疲軟的滯后影響會在一段時間內支撐出口,但我們預期,接下來的6個季度平均出口增長率將有所回落。
同樣,非住宅建筑支出情況也類似。盡管金融環境比年初所預期更為艱難,美聯儲發布的7月份高級信貸官員調查報告顯示,商業不動產貸款標準收縮最快,81%的銀行報告稱進一步收縮貸款標準。但非住宅建筑部門相對多樣化,它所受影響較小,一直保持強勁態勢。2008年過去時間里,它還能夠對某些部門形成強勁支撐,例如采礦業和電力部門。
然而,建筑業諸多領域極具周期性,對就業數據也較為敏感。我們認為,目前非住宅建筑持續強勁態勢只是表明著一些滯后作用。因此,雷曼預期,接下去6個季度里,非住宅建筑平均將會下降2.5%。
盡管經濟預期不樂觀,貨幣市場卻傳來一些好消息,美元已基本企穩。
過去幾周,美國國債收益率已持續走低。這背后可能存在幾個因素。第一,投資者逐漸降低了對美聯儲年內加息的預期。2009年1月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的到期收益率從6 月初約2.75%的頂峰一路跌至當前的2%。第二,通脹預期已隨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美元復蘇而顯著下降。
盡管最近地區聯儲主席Fisher和Yellen在講話中對通脹尚存憂慮,但更多演講者看來起都安于利率現狀。-
(作者為雷曼兄弟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