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1月14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結束,為2014年能源工作定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為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優化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國家能源局制定了一系列壓減煤炭消費、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的措施。
東部地區煤炭消費將受管制的政策進一步明確。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會上說:“嚴格控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煤電項目,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
2014年京津冀魯將實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共削減煤炭消費量1700萬噸。而這一數字在2017年則是8300萬噸。按大氣治理“國十條”要求,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煤炭消費總量要實現負增長。
上述地區煤炭消費的削減,將通過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增加天然氣供應、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強度等措施替代。
2014年國家將重點建設14個大型煤炭基地,9個大型煤電基地,12條西電東送輸電通道,關停小火電機組200萬千瓦,實現煤電脫硫比重達到100%,火電脫硝比重達70%。
清潔能源在2014年仍將得到鼓勵和支持。根據能源工作安排,2014年將新核準水電裝機2000萬千瓦,新增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40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占比60%。
對比行業公布的數據,2014年水電、風電、光伏發展的目標,均超過2013年實際發展規模;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也高于去年底能源局提出的1200萬千瓦的總量。
目前,國家根據風能、太陽能資源條件分區域定價,風電、光伏發電電價標準高于火電上網價格。國家能源局稱,今后將逐漸降低新能源入網電價,2020年前實現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電價與火電持平。
在天然氣的宏觀調控上,第一要務仍是增加國內供給。天然氣供應多管齊下,地方不能只靠管道氣,通過建儲氣站等方式,運用調控手段解決氣荒問題。同時,推進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發展。
在需求管理上,結合各省區市天然氣需求情況,制定中長期供應計劃。針對各地“煤改氣”集中上馬的問題,吳新雄特別強調:“民用煤改氣要有序進行,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我們堅決支持改,但是一定要有氣源改,不然怎么行呢?”
此前,發改委、能源局連續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落實“煤改氣”項目氣源合同,有序實施“煤改氣”項目,不可一哄而上。
為增加天然氣供應,煤制氣在經過多年試點之后也進入決策者視野,去年底大唐煤制氣已正式向北京供氣。能源工作會議對煤制氣的基調是:以重點示范項目為主,實行嚴格控制管理,防止遍地開花。國家能源局初步規劃到2020年,煤制氣規模500億立方米以上,占國產天然氣的1/8。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