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一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問題。他說,經濟發展就是要提高資源尤其是稀缺資源的配置效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理論和時間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著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進展。
當政府對市場配置資源微觀干預過多,必將導致市場扭曲,造成無謂損失。目前,我國電力領域仍是政府管制較多的領域。價格是市場最核心的信號,而我國電力各環節價格均由政府制定,競爭性環節由市場形成電力價格的機制沒有形成,自然壟斷環節價格缺乏科學核定和監管。這種情況下,要么造成電力超額供給(過剩,如世紀之交時的情形),要么造成超額需求(短缺,如2003年以后的情形),并導致尋租和腐敗滋生。
自由市場形成電力價格的好處是,電力供需在“看不見”的手指引下取向均衡,既無過剩,也沒有短缺,使包括電力消費者剩余和電力生產者剩余在內的總剩余最大化,效率最優化。市場機制將自動調配資源向電力領域更有效率更有價值的部分和環節聚集,提高效率,改善結構。《決定》具體強調,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自然壟斷環節,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顯然,我國將在壟斷現象明顯的電網環節分離競爭性環節和自然壟斷環節,加強競爭和市場監管。
同時,《決定》還提出,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企業投資項目,除關系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一律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策,政府不再審批。雖然重大電力投資通常關系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將較多地經由政府審批。但是,在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的改革精神推動下,政府對電力市場的出入限制和市場行為審批必將大幅度減少,市場將有更多獨立自主和自由去決定電力資源配置。
主要是 “有形之手”要 “收手”、“放手”。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作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于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有利于抑制消極腐敗現象發生。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