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8日掛牌,中國版鐵礦石期貨合約運行迄今整滿一個月。來自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的統計顯示,從交易和持倉情況看,鐵礦石期貨好于多數近年來上市的大合約品種首月表現,其交易量是目前大商所最活躍品種之一的焦炭期貨上市首月的近2倍,日均持倉量遠超焦炭。
至11月15日共計21個交易日里,鐵礦石期貨各月合約累計成交254.9萬手(雙邊,下同,合25490萬噸),總成交金額為2405.47億元,日均交易量12.14萬手、日均成交金額114.55億元,日均持倉量11.48萬手,11月15日當日成交量和持倉量分別為7.99萬手和12.18萬手。
此外,大商所人士認為,從全球鐵礦石衍生品交易情況看,國內鐵礦石期貨目前日均成交量超過了國際上其它鐵礦石衍生品交易水平,己成為流動性最高的鐵礦石衍生品。國內鐵礦石期貨日最大成交量為10月18日的33.87萬手,以每手100噸計為3387萬噸。而新加坡交易所鐵礦石掉期合約自2009年4月27日推出以來,最高月成交量僅為今年7月份創下的2331.55萬噸。
來自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交易方面,鐵礦石期貨表現較為突出的一大特點是法人客戶參與積極。鐵礦石期貨上市首日,法人客戶參與數即近200家,一個月以來,法人客戶數量穩步上升,至15日近500家法人客戶參與了鐵礦石期貨交易;首月法人客戶成交量28.85萬手、成交額271.75億元,日均成交量1.37萬手、日均成交額12.94億元、日均持倉量3.54萬手;法人客戶成交量和持倉量分別占全部客戶成交量的11.32%、持倉量的30.87%,接近國內期貨市場法人客戶成交和持倉占比的平均水平。從參與企業產業鏈分布情況來看,礦山、鋼廠和貿易企業均有參與,其中貿易商參與更為積極,日均成交量占鐵礦石法人客戶比例的46%。
新湖期貨研究員翁鳴曉說,鐵礦石期貨上市后,價格整體呈現先抑后揚的走勢,這緣于前期市場預期鐵礦石供給增量較大,且鋼價持續低迷,市場信心不足,鋼廠補庫意愿不強;10月底,在鋼價走高以及鋼廠小幅補庫的帶動下,鐵礦石期現價格均出現回升。由于市場預期鐵礦石遠期供給增加,市場價格結構整體呈現近高遠低特征,期貨價格以貼水為主,目前每噸940元/噸左右的價格相對港口現貨價格貼水約56元/噸。“這一價格趨勢及與國內外現貨價格的關系,體現了其價格發現功能及對現貨市場的穩定作用”,他說。
據北京中期分析師李元介紹,國內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i1405與普氏指數和SGX掉期走勢基本一致,與二者的相關系數在0.7以上。同時鐵礦石期貨價格與四大鐵礦石價格指數相比,價格走勢基本保持一致,且低于現貨價格。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付陽近期在公司調研中發現,西北、華北地區特別是交割庫所在地區的礦石商和礦山對鐵礦石期貨的參與熱情很高,一些大型礦石商已開始著手期貨市場操作人才隊伍的建設,甚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專門設立投資部門以適應礦石貿易的金融化趨勢。他在調研中發現,很多環渤海地區的貿易商,已經在關注和研究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套利機會,預計鐵礦石期貨首次交割完成后會有更多企業參與。
不過,在對鐵礦石期貨上市首月表示滿意的同時,市場人士也留意到國際現貨企業和投資者仍不能直接參與國內鐵礦石期貨市場,他們也建議加快推動國內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進程,認為鐵礦石作為國際大宗商品品種,市場應及早對外開放,使國際現貨企業和投資者也能直接參與到國內市場中來。
此前中國證監會己表態考慮到企業避險需求的迫切性,未來會進一步研究鐵礦石期貨保稅交割,以及協調和推動在鐵礦石期貨上人民幣自由兌換,穩妥推進鐵礦石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同時也有市場人士認為,期貨市場新品種的培育是需要一定周期的,而國內鐵礦石期貨上市畢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同時國際鐵礦石衍生品市場也剛剛起步,在境外投資者尚不能直接參與境內期貨市場、國際礦商對國外鐵礦石衍生品認識和參與動作剛剛開始的情況下,過早討論國際礦商等是否參與國內期貨市場沒有實際意義,而應當給國內期貨市場培育和發展留下時間和空間,鼓勵其抓住機會打實市場運作基礎。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