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澳大利亞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阿特拉斯(Atlas)加盟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稱,未來三大礦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有望降低10%。
2011年,中國進口鐵礦石6.86億噸,同比增長10.9%。王曉齊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家公司對華鐵礦石貿易量占中國進口鐵礦石總量的60%左右,未來這一比例有望降至五成。
中國希望更多地尋找三大礦商以外的鐵礦石供應商,這為海外中小礦商提供了發展的機會。阿特拉斯與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簽約加盟現貨交易平臺,被認為是“開了一個好頭”。
正在中國訪問的澳大利亞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韋恩斯萬(Wayne Swan)出席了簽約儀式。
目前,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目前擁有會員177家,其中境外企業有38家,但礦商僅為6家。
“只有更多的礦山加入進來,才能真正地做到價格發現。”王曉齊強調。
自5月8日正式運行以來,截止7月12日共47個交易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實現總申報530筆,總申報數量4419.16萬噸,總成交22筆,總成交數量280.78萬噸,美元成交額3.8億美元,人民幣成交額2160萬元。
此次加盟現貨平臺的阿特拉斯主要礦石產區位于西澳皮爾巴拉地區。該公司董事總經理KenBrinsden表示,前4個月,其礦石產量達到200萬噸,預計今年全年產量達到700萬噸。根據計劃,阿特拉斯預計在2013年實現1000萬噸的規模。
受鋼市疲軟影響,國內鋼廠和貿易商對采購鐵礦石表現謹慎。截至上周,中國港口鐵礦石存仍有1億噸左右。一位在山東為小型鋼廠提供進口鐵礦石的貿易商對《財經》記者稱,現在一船礦石能否賺錢要看運氣,有時會“賠錢出貨”。
王曉齊稱,今年以來,鐵礦石市場供需形勢已發生改變,致使礦石價格隨之走低。“今后鐵礦石價格還將下行,港口堆存越多,壓力越大。”他說。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