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石墨球銷往重慶威遠鋼廠,每噸要買上2300元。”7月3日,都安保溫材料公司老板余都安指著一排運輸車向筆者介紹道。這標志著湖北省竹溪縣豐溪鎮萬噸石墨開采實現規模化。
2010年底,有關部門在湖北省竹溪縣豐溪鎮戈邊河村探明天然晶質石墨礦蘊藏量超過100萬噸,礦石石墨化程度達到84%。
在上級主管部門批準開采后,豐溪鎮通過公開招商引資,重慶老板余都安從去年開始,投資500萬元,注冊并籌建都安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在6000平方米廠房內建設5條現代化生產線,并配套產品研發、電子計量、產品倉儲等設施建設,集開發與科研于一體,所開發的民用和工業用產品主要有石墨球、石墨粒、石墨粉和高純石墨制品。隨著5大生產線的陸續啟動,國內多家大型鋼鐵廠負責人前來考察訂貨,歐美多個國家也紛紛“示好”,沉睡在秦巴山下多年的石墨開始在國內外經貿大舞臺上“活躍”起來。
據該鎮黨委書記熊濤介紹,目前,設計年生產能力7.5萬噸(是我國石墨最大產地黑龍江省雞西市柳毛年生產能力的近2倍),產值可達1.66億余元,可實現稅收2820萬元以上。從今年3月份開始試運營到現在的規模生產,一切都是按照“路線圖”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僅生產石墨球和石墨粉可達2.5萬噸,產值可達5370余萬元,創稅900萬元左右。
時下,正式農村“掛鋤期”,該鎮農民紛紛來公司掙錢,僅該鎮界梁村就有20多名男女勞力在此務工。“農忙時在家干,農閑時在廠干,現在一天凈賺140塊錢,何樂而不為呀?”界梁村的魏祖剛邊干活兒邊與筆者聊個不停。
石墨資源的合理開發,現已成為該縣礦產業中一顆璀璨新星。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