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經濟下滑,各國政府推出了各自的刺激經濟的政策,中國政府也采取了“穩增長”的一系列措施,同時,歐債危機也顯示出一些積極的信號。刺激經濟的措施會有一定的時滯,效果將會在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逐步顯現出來,因此,我們不必對全球經濟過分悲觀。
國內煤價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供給增加而需求下降,國內煤炭行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對煤炭產量控制能力增強,可通過控制煤炭產量使煤炭市場達到動態平衡,估計下半年煤炭價格的下跌空間不大,但煤炭產量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從人均GDP、工業化率、城市化率、三次產業結構及就業結構等指標來衡量,中國的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樂觀估計仍需10-15年時間才能完成,工業化的特征是能源需求快速增長,因此,我國能源消費至少還有10-15年的快速增長期。而我國的能源稟賦決定了未來煤炭仍是主要能源,目前,由于宏觀經濟增速下滑而導致的煤炭需求增速下降只是暫時現象,相對于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來說也只是短期的波動。
隨著美國頁巖氣開發利用程度的提高,美國本土煤炭過剩情況會更加嚴重,美國過剩的煤炭將流向國際市場,但隨著印度煤炭需求的增長,將會消化掉美國過剩的煤炭,預計國際煤炭市場不會出現嚴重的供求失衡。
近期煤炭上市公司股價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已經充分反映了煤價下跌的利空因素。目前煤炭行業市盈率為12.12倍,已經與歷史最低值非常接近,煤炭行業價值被低估,我們仍然看好煤炭的行業的長期發展,繼續維持煤炭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
在本次重點公司投資評級中,我們未對上次投資評級進行調整。
風險提示:若中國宏觀經濟增速繼續下滑,煤炭需求增速可能繼續向下“探底”,則可能導致煤價繼續下跌,從而使行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