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冬日,筆者走進躋身湖南省承接產業轉移特色基地行列的瀘溪縣武溪工業園園區,展現在眼簾的是:藍天碧水間,鱗次櫛比的廠房拔地而起,一色青瓦白墻圍成的廠房大院里,流水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轉,工人們搬運、裝卸、或操作,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這僅僅是瀘溪縣實施產業機構調整,加快工業轉型,提升經濟發展速度的一個特寫鏡頭。
布局調整繪新圖
2013年,瀘溪縣武溪工業園新增投產項目3個,即眾鑫公司2000噸/年釩氮合金、群祥公司1.2萬噸/年合金、金昊公司5000噸/年微細球形鋁粉開工項目,正在施工的有銀閣公司5萬噸/年鋁型材、派斯特公司2000噸/年環保水性鋁顏料等6個項目。鋁系列精深加工、新金屬材料產業的異軍突起,促進了武溪工業園的快速發展,2013年,武溪工業園區入駐企業57家,產值預計可突破70億元,稅收可達2億元。
為寫好產業轉型文章,瀘溪縣委、縣政府從強化產業布局破題,將工業園以峒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區,以便更科學地對治污環保進行管理。南區以礦產加工產業為主,是“兩高一低”初級加工等產業集聚區,北區以發展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產業為主,是新金屬材料精深加工、鋁精深加工和生物制藥等產業集聚區,入園門檻較高,現有13個項目落戶,均是鋁系列精深加、新材料和生特制藥企業,其中投產項目7個,在建項目6個,已簽約項目5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工業區集群令人矚目。
加速整合促轉型
近年來,瀘溪縣委、縣政府為改變工業結構單一的產業格局,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明確提出了轉型升級調整產來結構的園區建設指導思想,加快產業轉型,著力引進鋁系列精深加工、新金屬材料等新興產業,至2013年底,僅鋁系列精深加工、新金屬材料和生物制藥等企業達32家,2013年產值可達30億元以上,實現稅收1億元左右,產值和稅收占園區企業的半壁江山,產業轉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為改變錳、鋅等“三高”企業過多的局面,緩和節能減排壓力,2010年,該縣縣委、縣政府下大決心,首先關停一批錳鋅企業,進行產業整合,強化生產要素的集中配置,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然后出臺包括財政補貼、財政扶持、優惠電價在內的9項錳鋅整合激勵措施,營造優良整合環境;并在整合過程中,把充分利用引電、資源進口作為重要手段,引導企業實施戰略重組,使企業走出重圍。同時,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創新工藝,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產品附加值。經過幾年的整合升級,園區17家電解錳企業整合為4家,3家電解鋅企業整合為1家,整合后的錳鋅總產能控制為30萬噸,園區環保壓力、能耗壓力大為降低。
政策引導創新業
對調整優化瀘溪工業產業結構有重大意義的戰略投資者,除執行優惠政策外,該工業園還在用地、“三通一平”和廠房建設方面提供更大力度的扶持,用有限的資金鼓勵高新企業的入園,著力引導產業調整方向。在這一扶持政策下,廣東惠州派斯特環保水性顏料、長沙眾鑫公司釩氮合金、懷化銀閣公司鋁型材及寧波、深圳、臺灣等銅芯線、金屬涂料、合金粉較大項目紛紛入園落戶,使武溪工業園在調結構、促轉型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為迅速壯大為中南地區最大的新新型材料基地提供了契機。
環境優化鳳凰棲
栽梧桐,打名片,就是為了引來金鳳凰。為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武溪工業園進一步創新招商引資模式,運用“親情招商、鄉情招商”,積極接觸本縣、本地區企業家和成功人士,引導企業家們回鄉創業。同時,采用上門招商、駐點招商等方式,有選擇性地引進一些好的項目,重點攻關,對個別有意向的戰略投資者采取長期駐點跟蹤措施,提供特別的優惠政策。廣交朋友,建立聯系,在“長三角”、“珠三角”建立商業信息平臺,為長期招商引資積累人脈。
武溪工業園與周邊縣市工業園區相比,在區位交通方面沒有優勢,只能在優化發展環境方面下功夫。制定工業園優惠政策,在用地、“三通一平”、稅收等方面給予入園企業較大的優惠。推行入園企業全程代辦制度,在嚴格貫徹落經濟發展“六項制度”的同時,抽調專人為新入園項目跑部門,協助企業老板辦理相關手續。如銀閣公司鋁型材項目,通過園區代辦協調,僅辦理各項手續就為企業節省開支28萬元,項目老板十分滿意。推行全天候服務,為確保工作的時效性,工業園管委會干部推行全天候服務制度,雙休日、節假日干部輪流值班,每天保證辦公室有人值班,工地上有人管理,矛盾有人調解,項目有人銜接,企業有人服務。還實行矛盾半小時化解制度。企業建設過程中發生矛盾糾紛,園區調解人員半小時內趕到解決。由于工作到位,措施有力,目前園區經濟發展環境十分寬松,成為園區發展又一競爭優勢,眾中相傳,每月來武溪工業園考察的老板絡繹不絕。(來源:湖南新聞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