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總體上中央改革決心大,部署內容很廣泛,不僅是經濟體制改革,很全面,亮點多。”11月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發布后,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時紅秀在民生證券牽頭的電話會議上對公報做了全方位解讀。
諸多亮點中,兩處值得關注,一是首次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由以往的基礎性作用到如今的決定性作用,市場因素未來在中國資源分配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二是兩大新機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標志著中國將致力于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和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理論上提出了一個現代市場制度和現代國家制度。”時紅秀說,上世紀90年代,現代企業制度推出以后,國企改革一下子打開了,未來中國將建立現代政府管理。
當日電話會議,時紅秀以體制內經濟學家及智囊身份對三中全會政策諸多及時解讀,頗為到位,本報記者擇取其中精華以饗讀者。
改革達不成共識的時候還是要穩
問題一: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個小組將承擔怎樣的使命?
時紅秀:這次改革還是要處理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原來小平同志講膽子要大,步子要快,現在講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這說明不會出來大開大合的局面,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改革的目的達不成共識的時候還是要穩。
這次重新設計了改革領導小組,在頂層設計方面還是有舉措的,前不久發改委牽頭搞了個部級領導小組,如果節奏過快的話也許對改革不利,我覺得這次有些提法重申了我們的改革決心和意志。
現在的改革處在深水區,不會使所有人都受益,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損,貿然推進不一定會成功,一些重新調整利益格局的改革,肯定有爭議,貿然推進,不一定是好事。
比如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從表述上看,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什么時候實施,存在利益調整問題,與宏觀政策、房地產價格、房地產市場有關。還有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問題,如果城鄉建設用地可以入市,我們就涉及到政府能不能給進入城市的公民提供平等的服務,這些改革可能在公報中有所涉及,但什么時候能落地,還要看時機。
與其等會議公告,不如看措施,比如向市場放權,實際上已經開始了,新政府已經下放了300多項改革,這都是實實在在真金白銀的。
問題二:如何解讀關于市場由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的提法轉變?
時紅秀:十四大提出市場作用的時候,前面還加了一個限制前提“宏觀調控”。十七大之后,爭議越來越大,尤其是資源價格改革,礦產、土地、金融等要素改革,政府有時候以宏觀調控的名義干預價格,現在講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意味著接下來在資源價格改革諸如電力、煤炭、水,市場化很可能給出一個改革開放空間。
“金融改革爭議性太大”
問題三: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背景是什么?
時紅秀:國家安全,分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傳統安全主要是國防、領土,我曾經參加一個調研,金融安全,發展中國家假定資本進出全部開放,會不會危及經濟安全,當時有個議論,金融安全也是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對資本進出的監測,在緊急狀態下采取政府措施。
問題四:關于財稅改革,財政集權體制并沒有大的調整,下一步財稅體制改革如何推進?
時紅秀:財政分權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推廣的。通過二戰以后的數據和立法來看,財政分權可能是假命題,不論美國還是歐盟,財政都是越來越集權的,甚至有財政聯邦制,這是個集權的概念。在美國,40%的財政支出是由上級撥下來的,我們現在總支出85%是地方花的,這個和國際制度相關。
問題五:外界關注的地方債務問題及金融改革當中的利率市場化諸多議題公告涉及并不多,原因是什么?
時紅秀:地方債和金融,就像國企改革,不是沒有必要,這幾個改革可能是爭議太大,所以公告表述比較原則性。
問題六:如何評估三中全會對房地產市場影響?
時紅秀:房地產是宏觀經濟政策問題,這次全會是體制改革的問題,體制改革對房地產也會有影響,會不會推出集體建設用地,同地同權,如果大批量的土地直接入市的,肯定對房價會有個打擊,這需要配套政策,不是單方面的。(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