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鐵合金菁英聚首紫禁之巔 洞見產業新勢能 · 鏈接跨國新商機」
5/28-30 北京 共鑄億級市場新生態!聯系方式:15343160065
中國鐵合金網:4月10日—11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辦、冶金科技發展中心承辦、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二場鋼鐵行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政策標準宣貫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來自各省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鋼鐵企業及低碳領域院所等單位近400名代表齊聚揚子江畔,共商鋼鐵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大計。
今年是鋼鐵行業納入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第一個履約年度,對于鋼鐵企業來說,碳市場尚屬新鮮事物,在全國碳市場監測、報告、核查、分配、履約、交易等參與規則仍有許多知識“死角”需要掃清。此次會議的召開旨在通過政策宣貫和交流,全面解讀國家關于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相關政策,提升鋼鐵企業參加碳資產管理和配置的意識和能力,為提高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競爭力,以及未來更好地應對歐盟碳關稅提供指引。
會上,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發表致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碳市場處處長王鐵發表講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碳市場處四級調研員 劉文博等12位專家代表圍繞碳交易規則、碳數據核算與管理等重點話題做專題報告。會議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馮超、鋼協科技環保部高級分析師兼處長陳麗云主持。
黃一新在致辭中介紹了近年來南鋼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及在構建智慧碳管理體系方面做出的探索實踐。他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一場以‘碳’為標尺的產業重構。全國碳市場擴圍,既是倒逼產業躍遷的‘淬火爐’,亦是重塑行業競爭優勢的‘鍛造臺’,更是企業價值再造的‘熔煉爐’。” 黃一新呼吁廣大兄弟鋼鐵企業精準把握政策內涵,真正理解吃透政策標準精神;全面提升企業碳排放數據核算能力和碳排放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碳資產管理模式;聚焦實質降碳,加快低碳冶金生產技術研究,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和能源結構,在碳市場中獲得充分的主動權。
姜維在講話中表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正逐步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規劃變為現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這一代鋼鐵人面對這場‘綠色革命’,責無旁貸。”
他就鋼鐵進入碳市場及鋼鐵行業低碳轉型提出3點意見: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迎接進入碳市場的挑戰,低碳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中國鋼鐵行業要借助碳市場,促進中國鋼鐵綠色轉型,為世界提供最低碳的綠色鋼材;二是正確認識鋼鐵行業進入碳市場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鋼鐵企業在能源統計規則、收集渠道、核算標準、計量器具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規范、不清晰,企業要充分利用好政策過渡期,加強碳資產管理人才培養,不斷提高核算和報告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提高碳資產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充分利用鋼協開發建設的鋼鐵低碳服務平臺,促進全行業碳排放對標,營造企業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
王鐵指出,此次擴圍完成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將實現對全國60%以上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將鋼鐵行業納入碳市場,可以通過激勵先進、約束落后,加快出清落后產能,推動行業從高碳依賴的傳統路徑向綠色低碳新賽道轉變,助力鋼鐵行業走出“內卷式”的競爭模式。 他在講話中對鋼鐵企業參與碳市場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嚴格遵守市場規則,各企業要按照條例要求和生態環境部印發的技術規范,真實準確及時報送數據,開展關鍵參數月度存證、年度報告工作,按期足額清繳配額;二是加快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對先進企業進行激勵,建議鋼鐵行業早動作早準備,積極推動企業進行生產工藝改進,盡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三是加強企業的能力建設,鋼鐵企業要高度重視碳數據質量管理,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盡快配齊計量器具,進一步健全完善內部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劉文博在做題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總體考慮》的主題報告時介紹了全國碳市場的政策發展沿革、基本架構和參與規則,并針對鋼鐵企業參與全國碳市場將面臨的難點提出相應建議。他強調,要統籌好碳減排和行業發展的關系,穩慎把握鋼鐵行業進入碳市場的工作節奏與力度。在啟動實施階段(2024年—2026年度)僅對長流程鋼鐵企業進行管控,不對鋼鐵企業的配額總量預設上限,不限制企業生產,鋼鐵企業在這一過渡期的主要目標是夯實基礎,盡快熟悉規則,提升碳數據質量。
來源:中鋼協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