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2025年3月31日,在“2025榆林—珠三角地區經濟合作交流座談會”深圳主會場,中鈉儲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鈉儲能”)控股子公司-定邊中鈉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鈉新能源”)與榆林市政府、產業鏈合作伙伴正式簽署協議,啟動總投資9.7億元的“500MW全釩液流儲能電池制造項目”。
該項目是中鈉儲能在西北地區首個自主技術產業化落地的標桿工程,也是公司踐行“技術+制造”雙輪驅動戰略、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的關鍵舉措。作為陜北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的重要一環,標志著榆林市在新型儲能技術產業化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一、項目定位:技術轉化與產業鏈協同的西北支點
作為中鈉儲能技術標準與核心工藝的產業化承接方,定邊中鈉新能源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自主研發的全釩液流電池離子膜技術、電堆集成工藝及智能控制系統,規劃建設年產500MWh全釩液流電池生產線及配套年產5000噸PPH儲罐產線。項目采用“核心工序自建+配套環節協同”的輕量化布局模式:
核心制造板塊:包括離子膜加工、電極制備、激光焊接及電堆組裝四大工序,獨立建設高標準廠房1.8萬平米。
PPH儲罐產線:租賃政府標準化廠房5000平方米,與本地化工企業聯合開發定制化儲罐解決方案,降低綜合用地成本。
項目計劃2025年1月開工,2026年12月投產,建成后將形成“材料-設備-系統集成”的區域性儲能產業鏈閉環,年產值預計突破17.75億元。
二、技術賦能:母公司核心技術全面導入
中鈉儲能作為全釩液流電池行業技術標準主導單位,為本項目注入三大核心競爭優勢:
恒溫恒濕工藝體系:激光焊接與電堆組裝工序全程應用母公司研發的智能環境控制系統,確保關鍵部件良品率≥99.3%。
零污染排放標準:全流程貫徹母公司ESG管理體系,生產廢水循環利用率達95%,廢氣處理符合歐盟Industrial Emissions Directive(IED)標準。
三、項目概況與建設規劃
項目規劃建設年產500MWh全釩液流電池生產線及年產5000噸PPH儲罐配套產線,總占地面積約38畝,計劃于2026年12月竣工投產,建設周期24個月。項目采用“核心自建+配套租賃”的集約化用地模式,其中PPH儲罐生產線擬入駐政府標準化廠房(租賃面積5000平方米),主產線及關鍵工序廠房由企業獨立建設。
四、技術優勢與產業布局
全釩液流儲能電池因其長壽命、高安全性和環境友好性,被視為大規模儲能領域的優選技術。儲能深耕行業技術領域多年,在本項目中應用多項自主核心技術,包括高精度離子膜加工、恒溫恒濕環境下的激光焊接工藝及無滲透電堆組裝技術,確保生產環節實現“零污染排放”。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從PPH儲罐制造到電堆組裝的完整產業鏈閉環,年產值預計達17.75億元。
五、政策支持與戰略意義
戰略意義:東西協作與能源轉型的雙重示范
該項目是中鈉儲能落實國家“西電東送”儲能配套戰略的重要實踐:
對榆林:推動陜北清潔能源基地從“單一發電”向“發電-儲能-消納”一體化升級,預計每年可配套消納風光電1.2億千瓦時。
對珠三角:未來,可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長時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助力削峰填谷與電網調頻需求,遠期可降低用戶側用電成本15%-20%。
對中鈉儲能:完成西北制造基地布局,與廣東佛山研發總部、江蘇鹽城材料基地形成“三角協同”,縮短中西部項目交付周期40%以上。
中鈉新能源在簽約儀式中表示,公司將通過技術協同與資源整合,推動陜北地區新能源儲能的規模化應用,同時為多地區清潔能源消納提供解決方案。
六、展望未來
中鈉儲能董事/總經理林穎女士在簽約儀式中表示:“定邊項目是公司‘技術下沉、制造西進’戰略的首個里程碑。我們將以榆林為支點,聯合大灣區科研資源,三年內建成覆蓋西北五省的儲能服務網絡。”
榆林市發改委表示,將計劃為本項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如:優先納入省級新型儲能示范項目清單,享受0.3元/Wh容量補貼;配套建設園區專屬330kV變電站,確保綠電直供比例不低于70%;開放陜北儲能市場應用場景,支持項目產品參與省內共享儲能交易等
雙方將進一步探索“全釩液流儲能系統”的產業協同模式,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來源:中鈉儲能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