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鐵合金菁英聚首紫禁之巔 洞見產業新勢能 · 鏈接跨國新商機」
5/28-30 北京 共鑄億級市場新生態!聯系方式:15343160065
中國鐵合金網:西芒杜鐵礦的開發動態是今年國內鋼鐵界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贏聯盟某股東業務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我們項目(西芒杜北部礦區)進展比較順利,預計今年年底發運第一船礦,預計2026年產能達到設計的一半左右。”
隨著幾內亞西芒杜鐵礦開發進入關鍵階段,這一全球最大未開發高品位鐵礦項目的推進,或將重塑鐵礦石供應鏈格局,為中國鋼鐵行業爭奪資源定價權提供有效助力,全球鐵礦石市場將迎來新一輪變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副主任吳勇在第十九屆鐵礦石國際市場研討會上表示:“從國內和海外的供給端來看,中國企業的權益礦供給都在慢慢好轉,或者說實質上已經好轉。”
西芒杜鐵礦年底發運
作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最大的鐵礦石項目,西芒杜鐵礦受到國內鋼鐵行業的持續關注。西芒杜鐵礦分為南北兩區,礦山已探獲標準資源量44.1億噸,平均全鐵品位TFe65%以上,初期具有年產1.2億噸高品質鐵礦石的能力,南北礦區各6000萬噸。
該礦為露天開采,現在主要在做項目基建,包括550公里的鐵路、港口接駁碼頭等,預計年底可以發運第一船礦石。
業內預計,由于西芒杜鐵礦體量大,該項目投產后將會對中國乃至國際鐵礦石供給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除體量大外,西芒杜鐵礦露天開采成本較低,或與主流礦山成本持平,而運費方面也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公司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由于海運路途較遠,與澳大利亞相比海運費可能略高,但業內更多的是對標巴西的海運費。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2024年累計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12.37億噸,而國內鐵精粉產量為3.0億噸,對外依存度依然較高,而西芒杜高品位礦達產后,在計算包括中國企業所屬權益在內的中國高品位礦自給率有望提升3—5個百分點。
除西芒杜鐵礦外,我國也在多措并舉增強鐵礦石市場的話語權。
國內方面,在“鐵資源開發計劃”政策支持下,國內礦山開發提速。2024年鐵精粉產量3億噸,鞍鋼西鞍山鐵礦等12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副會長高烈在第十九屆鐵礦石國際市場研討會上預計2025年國內鐵精粉產量將有小幅增長。
海外布局方面,除西芒杜項目外,中資企業參與的秘魯邦溝鐵礦、喀麥隆洛比鐵礦等項目陸續投產,這些項目與四大礦山形成差異化競爭。此外寶武資源的澳大利亞阿什伯頓鐵礦、利比里亞的邦礦和博米項目,慶華礦業的塞拉利昂唐克里里等項目,都將提高中國在鐵礦石定價權上的話語權。
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市場供需格局漸變
除中國企業在海外的鐵礦項目陸續投產外,巴西和澳大利亞的鐵礦供給也將出現增加。
與鐵礦石產量持續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產業鏈下游鋼鐵的表觀消費量卻在不斷減少。2024年生鐵產量為8.52億噸,較2020年峰值的8.88億噸下降了4%;2024年粗鋼產量為10.05億噸,較2020年峰值的10.53億噸下降了4.5%。
業界預計2025年國內鋼鐵產量仍將呈現下降趨勢。吳勇稱,從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節能專項計劃、碳排放交易納入等生態環保方面來看,鋼鐵行業產能結構或將有所變化。
由于供需結構的雙向變化,鐵礦石市場已進入過剩周期。2024年鐵礦石市場由供給緊平衡向過剩切換,如果按照62%當量換算,全球鐵礦石大約過剩3000萬噸,國內供給過剩2000萬噸。國內進口鐵礦港口庫存持續保持高位,去年47個港口的進口礦庫存超過了1.6億噸。
來源:財聯社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