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在“雙碳”戰略引領下,化德縣通過技術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傳統合金產業正經歷脫胎換骨的綠色變革。記者近日走訪當地工業園區,見證科技創新如何為傳統冶金行業插上生態翅膀。
在化德工業園區,內蒙古大唐隆德鐵合金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冶煉的認知。兩臺18000kVA智能電爐全密閉運轉,中控大屏實時跳動的數據見證著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據公司生產副總經理范晉廣介紹,通過全密閉冶煉、余熱回收等技術革新,企業實現能耗降低30%,年減排二氧化碳15萬噸,環保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其自主研發的負壓除塵系統粉塵捕集率超99%,配套智能能源管理系統使每度電都精準用于生產,年產值突破10億元的同時,焦炭消耗減少15%,余氣發電實現能源循環利用。
距此6公里的烏蘭察布市京蒙合作產業園化德產業園內,另一場材料革命正在上演。內蒙古域瀟蒙達鈦業公司展示廳里,鈦鋁合金、純鈦粉等創新產品折射出科技創新的光芒。公司副總經理衛華軍向記者展示其首創工藝:“我們采用電熱高渣直接加高純鋁錠的鋁熱還原法,省去四氯化鈦制備環節,不僅降低污染,更將生產成本壓縮30%以上。”目前該企業正在建設全球最大釩鈦氯化渣基料生產基地,三期項目投產后將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
化德縣的轉型密碼,在于將科技創新深度植入產業肌理。當地政府積極落實自治區鐵合金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建立“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與內蒙古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建研發中心,在鈦鋁合金制備、高純鈦提取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統計顯示,2024年該縣合金產業綠電使用率將突破60%,智能化改造覆蓋率已達85%。
“綠色發展不是選擇題,而是傳統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化德縣工信局負責人表示,通過推廣新工藝、引進新裝備、發展新技術,全縣合金產業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目前,縣域內合金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5%,12項創新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傳統“黑金屬”正蛻變為綠色“新名片”。
從煙塵彌漫到數據驅動,從高耗能到綠電替代,化德合金產業的蝶變印證:當科技創新遇上生態覺醒,傳統產業同樣能綻放出璀璨的綠色光芒。這場靜悄悄的產業革命,不僅增強了當地合金產業的競爭力,更為“雙碳”目標實現提供了生動的實踐樣本。(王少賢 王兆 牛俊平 田禮軍)
來源:《烏蘭察布日報》
由中國鐵合金網與國際冶金資源工業協會主辦的第21屆中國鐵合金國際會議定于2025年5月28日-30日在北京市召開,我們誠邀您相聚北京,共同展望2025年鐵合金發展趨勢!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