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錨定實現“雙碳”目標,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將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在各類政策措施的加持下,新能源產業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區首個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項目——豐川循環經濟開發區豐鎮產業園綠色供電項目成功投運,標志著烏蘭察布市建立了完整的市場化綠電供應體系,項目所發綠電供應鐵合金企業,助力全市工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600萬千瓦示范項目首批120萬千瓦就地消納工程2024年度累計發電量35.69億千瓦時,其中2024年11月單月發電量創新高、首達3.846億千瓦時,項目配備216臺風電機組以及儲能系統,發電量的持續增加,對其他地區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烏蘭察布150萬千瓦“風光火儲氫一體化”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配套30萬千瓦×4小時電化學儲能電站順利實現全容量并網運行。該項目充分利用現有火電的靈活性調峰能力,所發綠電經由“岱海—萬全—順義”500千伏輸電線路接入華北電網送到京津冀地區,真正實現了“綠電進京”;
近年來,烏蘭察布市搶抓能源產業轉型發展機遇,通過強化頂層設計、擴大裝機規模、拓展消納應用場景,推動新能源產業延鏈補鏈、做大做強,全力做好現代能源經濟發展這篇文章。
多年來,烏蘭察布市把新能源產業作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舉措,立足資源稟賦和優勢基礎,既抓開發利用、又抓裝備制造,不僅能發綠電,還能造綠機,新能源產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底,烏蘭察布市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678.8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1272.5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06.3萬千瓦,占全市電力裝機的61%,建成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清潔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實現歷史性突破。
今年召開的烏蘭察布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對發展新能源產業提出要求,釋放出強烈的發展信號:做強做優新能源產業,一手抓裝機規模,持續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將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一手抓消納應用,延鏈補鏈拓展綠電消納應用場景,推進綠氫“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發展。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為烏蘭察布市加快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烏蘭察布市還立足自身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制定出臺《推動烏蘭察布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方案(2024年修訂版)》,圍繞資源摸底普查、應用場景拓展、全產業鏈提升、行業提質增效、服務保障提升五大重點任務,提出了摸清風能、太陽能資源家底,分類制定市場化并網項目開發策略,完善資源開發與裝備制造業協同發展機制,提升電力系統儲能調節能力,持續提高項目審批監管效率等多項有力舉措,并進一步明確了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合力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見行見效,助推新能源產業發展取得更大突破。
隨著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擴大以及產業競爭力的持續提升,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接連推出,促使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走得更穩、更遠、更有底氣,新能源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也必將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新能源產業既是烏蘭察布市的當家吃飯產業,也是未來的核心支柱產業。新能源項目的投產運營,為當地做強做優新能源產業提供了生動樣本。
2024年11月28日,隨著烏蘭察布供電公司調度管理處“合閘送電”指令發出,察右前旗100萬千瓦風光發電項目接網工程全線啟動送電。該項目由察右前旗50萬千瓦風光發電和察右前旗50萬千瓦風光儲一體化實驗實證實訓基地兩部分組成。
烏蘭察布供電公司業主項目經理景啟華說:“此次百萬千瓦級新能源項目順利并網,對當地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也為自治區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增添了‘綠色’動力。”
來到商都縣,新能源提速發展的場景同樣令人欣慰。在商都縣150萬千瓦光伏草業項目現場,光伏板整齊排列,綠色電能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該項目總投資76.8億元,建成全容量并網后,年發電量可達29.56億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煤約91.62萬噸。
“項目采用‘板上發電,板下養護’的光伏發電與生態保護立體模式,能夠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減少濕地萎縮沙化,降低雨水蒸發,通過項目運維帶動農戶就業增收。”商都蒙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長坤表示,項目的順利投運對商都縣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保護和修復察汗淖爾生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扎實推進新能源開發,是烏蘭察布市切實履行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重大政治責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烏蘭察布市立足風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新能源重大項目為突破口,持續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新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烏蘭察布大地“綠電”澎湃、“綠能”涌動。
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迸發動力,推動現代能源經濟在轉型升級中加速奔跑。大項目、好項目勾勒了烏蘭察布市可期的未來。
寒冬時節,走進運達股份北方總部(烏蘭察布)智能產業基地,生產制造現場熱度不減。工人們正在進行10兆瓦風電機組裝配,產品完成后將發往自治區內的大型風電基地。
運達股份北方總部(烏蘭察布)智能產業基地是集研發、生產、銷售、運維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主要進行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及生產,是烏蘭察布市“能源+產業”發展模式下引進的重要現代能源裝備制造項目。從2024年4月開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綠電供應,推動裝備制造產業綠色化發展。
“參與綠電交易,可以降低企業生產帶來的碳排放,助推企業低碳綠色發展,幫助企業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影響力。”內蒙古運達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華星說道。
這一發展實踐是烏蘭察布市拓展綠電消納應用場景、推動實現裝備制造業綠電供應的生動縮影。依托綠色能源快速發展的優勢和裝備配套需求,烏蘭察布市大力發展風電和光伏裝備制造產業,在基本形成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條的基礎上,又引進了光伏組件、儲能集裝箱、儲能電氣系統等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進一步完善了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門類,為豐富綠電消納場景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察右后旗,源荷互動綠色大數據中心示范項目順利并網投運,綠色電能從這里開始,可以滿足察哈爾高新區大數據企業綠色用電需求,更好地促進烏蘭察布市大數據和可再生能源兩大產業的融合與快速發展。
烏蘭察布市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城市,構建高水平的綠色數據中心集群和零碳數據園區,著力打造“全國算力保障基地”綠色低碳先行示范區,通過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建設源荷互動綠色大數據中心示范項目等有效手段,推動數據中心綠電占比達到67%。
綠電在裝備制造和大數據產業的應用,展示了新能源與優勢產業綠色耦合發展的新實踐、新成效,讓拓展更多綠電應用場景成為可能。
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逐步擴大、發電量不斷上升,新能源消納工作已經按下“加速鍵”。烏蘭察布市在穩步推進新能源開發的同時,深入踐行“新能源+”融合發展模式,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我消納能力上,創建“五個一”一體聯動新能源消納場景,即打造一個綠色裝備制造產業、再造一個綠色鐵合金產業、改造一個綠色新材料產業、做強一個綠色大數據智算產業、培育一個綠色制氫產業,開拓新能源與優勢產業綠色耦合發展的新路子,著力擴大綠電應用、加快綠電替代、增加綠電負荷,推動實現新能源“項目建在當地、電量用在當地、紅利留在當地”。
未來,烏蘭察布市將繼續搶抓能源產業轉型發展機遇,按照“規模化布局、專業化開發、產業化推進、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高質量發展新能源產業,奮力譜寫新時代更加耀眼的綠色篇章。
發布于北京央廣網官方賬號
由中國鐵合金網與國際冶金資源工業協會主辦的第21屆中國鐵合金國際會議定于2025年5月28日-30日在北京市召開,我們誠邀您相聚北京,共同展望2025年鐵合金發展趨勢!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