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電解金屬錳》(YB/T 051—2023)將正式取代2015年版標準,為我國電解金屬錳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2023年版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全國生鐵及鐵合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18)歸口。該標準起草單位包括: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南方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阿克陶科邦錳業制造有限公司、永州市鑫城錳業有限公司、松桃三和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遵義天磁錳業集團有限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貴州大龍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新鄉市中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錳(湖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靖西市鑫源錳業有限公司、安化縣圣德錳業有限公司、廣西新振錳業集團有限公司、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中國技術經濟學會。
2023年版標準經過嚴格的起草、審查和批準流程,確保了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與2015年版相比,該標準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更新和完善,包括規范性引用文件的更新、牌號表示方法的調整、化學成分的具體要求以及化學分析方法的改進等。
在化學成分方面,2023年版標準對不同牌號的電解金屬錳的錳含量、碳、硫、磷、硅、硒、鐵等雜質組分的限量進行了明確規定,以確保產品的純度和穩定性。此外,該標準還對電解金屬錳的物理狀態提出了具體要求,如片狀產品的尺寸限制和粉狀產品的交貨條件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版標準在試驗方法上也進行了優化,包括樣品的采取和制備、化學分析方法等,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同時,該標準還對檢驗規則、包裝、儲運、標志和質量證明書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以保障產品在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全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隨著2023年版標準的實施,我們期待電解金屬錳產業將迎來更加規范、高效的生產和應用,為我國電解金屬錳產業的持續發展和技術創新提供堅實的基礎。(來源:中國錳業)
- [責任編輯:liujian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