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的出臺,再次釋放經濟艱難弱復蘇的信號。近日,5月宏觀經濟主要數據陸續公布,投資、出口、消費均低于市場預期;全國社會融資規模為1.19萬億元,環比降幅逾三成之多;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工業增加值等數據更是創下近期新低。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31211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1-4月回落0.2個百分點;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9%,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但低于市場預期;5月外貿出口1827.7億美元,同比增長1%,增速比上月急劇回落13.7個百分點,遠低于市場預測的5.6%,創下去年7月以來新低。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表示,今年以來,政府沒有出臺大規模的投資計劃,而目前很多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影響了市場投資信心,因此投資增速出現回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受國內經濟放緩、外部需求低迷等環境影響,出口增長乏力;另一方面,對港套利貿易得到遏制,出口水分被擠干。消費增速回升難能可貴,主要受“五一”節日因素帶動了增長,但由于增長一直比較平穩,對經濟的拉動有限。
此外,5月工業數據也表現不佳。數據顯示,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增9.2%,比4月回落0.1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2.9%,比4月回落0.3個百分點,創8個月來新低。“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表明目前實體經濟仍舊低迷,生產經營活力不足,而PPI增速繼續下降,反映出市場需求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企業還需要降價促銷。”陳及說。
實際上,央行發布的社會融資數據也驗證了目前經濟對資金需求不旺。數據顯示,5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只有6674億元,較上月下降1255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124億元,同比少增1504億元。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就是,5月人民幣貸款投放量創三個月新低,其中住戶中長期貸款達2292億元,在當月全部新增貸款中占比超三成;而代表企業投資意愿的中長期貸款僅新增1455億元,環比減少295億元,反映企業投資意愿的中長期貸款增長依舊疲軟,企業沒有動力追加更多長期投資。
在陳及看來,目前反映宏觀經濟的各項數據表現都不如市場預期,說明經濟復蘇勢頭還沒有得到鞏固,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未來增長前景難言樂觀。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研究總監劉利剛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的復蘇開始遇到明顯的困難,這也意味著貨幣政策應該更加寬松。另外,由于中國的實際利率開始轉正,中國也因此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降息空間,預計央行將很快降息25個基點。
另有分析認為,5月社會融資總額增量的驟降,將削弱投資對GDP的拉動作用,這種效應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得以顯現,由于投資在GDP中占比最高,因此此舉恐對三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不利。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