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我國鐵合金行業主流礦熱爐容量在12.5MW至33MW之間,大多采用交流供電方式,存在變壓器二次引線與礦熱爐內電極距離長,功率因數低、變壓器過載、集膚效應顯著等問題,功率因數低、三相控制平衡難、電極消耗量大、能耗高成為制約鐵合金行業發展的普遍難題。
阿拉善盟星大鐵合金有限公司通過大量的技術試驗,研發形成了擁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的整套“節能環保直流電冶煉礦熱爐”核心技術,創新性的將電極個數設計為偶數個,且包括相同數量的陰極和陽極,一個陰極和一個陽極組成一個電極對,交流電源經過整流變壓器和交-直流變換器轉換為直流電,實現對電極的直流供電。該技術應用項目攻克了數十個行業內尚未解決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在無渣冶煉領域的直流礦熱爐技術空白,擴大了研究成果的應用領域,獲得了無渣冶煉過程中,冶煉硅鐵、硅鈣、硅鋇、有渣冶煉硅錳的最優爐體結構、電源方案和冶煉工藝,實現了冶煉過程中的自動化控制和最優控制。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功率因數,降低了支路電流,減少了電路中引線電阻壓降和系統損耗、提高了電弧穩定度和網測功率因數、消除趨膚效應、有效節約短網安裝成本,取得了不低于15%的節電效果,與交流同等電耗量的前提下,提高產量近20%。
該技術在阿拉善盟利源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烏海三美國際礦業有限公司、陜西三忻(集團)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包頭市升華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得到成功應用,節能效果顯著,通過工藝技術革新,實現了鐵合金行業工藝節能效果大跨越大提升。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