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載體是產業。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動能,內江市稅務部門聚焦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在落實落細稅費政策、提檔升級納稅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為企業向“新”發展注入“稅力量”。
政策紅利精準投遞 儲能新秀不同“釩”響
“釩電池”作為電化學儲能大家族中的“新秀”,因其容量大、安全環保、循環壽命長、能量轉換效率高而迅速崛起,在注重安全性的中大型儲能領域大有可為,是對當前主流鋰電池路徑的重要補充。
走進川威集團轉型關聯項目釩電解液生產車間內,一組組預制艙式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
“車間的升級改造讓整個流程少了浸鑄、沉釩、熔化三大工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可節約30%的生產成本。”技術人員向明勇正在協調原料輔料供貨,檢測各項生產數據。
據悉,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具備年產鋼鐵500萬噸、鋼材700萬噸、釩制品2萬噸的生產能力,擁有豐富的釩鈦資源優勢,大量穩定的原料供應為短流程釩電解液生產線建設創造了條件。
“培育釩電池產業基礎研究難度大、投入多,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還存在‘卡脖子’難題,稅收減免政策讓我們的自主科技創新步伐走得更加穩健。”川威集團財務總監石銀君介紹道。“新政策出臺第一時間,稅務管家就為我們推送了量身定制的稅費紅利清單,并派專人指導、協同我們辦理,2023年以來,集團旗下企業累計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3863萬元,稅惠紅利極大地緩解了現金流壓力。”
新能源產業如火如荼,為精準鎖定政策享受人群,內江市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為納稅人分行業、分業務、分性質立體“畫像”,精準匹配適用政策,實現“政策找人”,著力為市場創新主體提供菜單式和一站式服務,引導企業形成“政策引導—研發投入—效益提高—加大研發投入”的良性循環。
“我們的釩電解液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工程將于2024年10月建成投用,總投資4.63億元,占地50余畝,項目建成后將逐步推進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實現多個項目板塊耦合發展,稅惠紅利的支持讓公司對該項目的發展前景充滿著信心。”石銀君介紹道。
服務“良方”靶向施策 千億產業集群正在崛起
日前,隨著“雙碳”戰略和“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產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威遠美能頁巖氣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項目是落戶內江威遠頁巖氣化工園區的首個超過百億元項目,總投資130億元,該項目聚焦天然氣制乙炔、BDO、全生物可降解塑料PBAT、高端纖維新材料PTMEG等頁巖氣化工產業鏈,為加快建設內江“頁巖氣+”千億級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威遠頁巖氣化工園區施工現場,近百輛大型挖掘機、強夯機、旋挖樁機正展開作業,運輸工程車來回穿梭,吊裝機器開足馬力有序運轉,百余名技術工程人員各司其職,跑出了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
“挺方便的,稅務局的老師主動聯系我們,在注冊登記、發票核定、三方協議簽訂方面指導我們,這樣一來,開工變得更加簡單了。”威遠美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建斌介紹道。“不僅如此,首席稅務服務官結合企業目前建設期間生產經營情況,為我們各個環節提供了針對性幫扶計劃,讓我們省心省力。”
此外,內江市稅務部門聚焦新質生產力行業性質、規模、經營模式等特點,推出“稅到渠成”定制性納稅服務品牌,為重點企業配備“首席稅務官”,將管家式服務貫穿項目引進到投產建設全過程,探索建立“需求全覆蓋、功能全激活、服務全方位”的涉稅服務新格局,讓營商環境“軟實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作為第一個落戶威遠頁巖氣化工園區的高科技企業,四川天舟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樣享受了“建檔立卡”服務。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0.5億元,一期項目占地約200畝,采用國內國際領先的生物燃料制備技術,以廢棄動植物油等生物類原料生產生物燃料,一期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產20萬噸生物燃料的能力,同比使用石化燃料減少碳排放80%以上。
“從計劃投資到項目落地,稅務部門為最大限度地精簡了企業辦稅的環節、時間和資料,遇上難題還可以找‘稅務管家’線上咨詢辦理,個性化服務讓企業既安心留下來,更有信心能發展好”。四川天舟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辦稅人員龍光華表示。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下一步,內江市稅務部門將持續深化惠企便民服務,最大限度發揮稅惠政策效益,為新質生產力核心引擎注入更多“稅動力”。
來源:四川新聞網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