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堅定做新春第一會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2024年廣西來賓市學方略、謀創新、抓落實,圍繞自治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宏偉藍圖,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試點市建設吹響的沖鋒號。
信心源自厚積薄發的積累,信念源自久久為功的堅持。一組數據可以說明來賓市緊跟自治區步伐,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2023年來賓市工業振興三年行動圓滿收官:
規上工業增加值較2020年翻了一番,增幅排全區第1位;
規上工業總產值較2020年增長77.6%,增幅排全區第1位;
工業投資較2020年增長117.6%,增幅排全區第1位。
2023年,該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總產值分別增長19.5%、19.4%,增速均排全區第1位;工業投資增長15.9%、增速排全區第2位。今年一季度過半,該市工業數據持續“飄紅”向好。
復盤來賓市工業振興三年行動,不難看出該市以藍圖化、項目化的思維和邏輯,將全市工業發展一盤棋落子布局。通過循序漸進、精打細算、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實現工業大發展的同時,債務大幅減少,水質生態領跑全區,農業工業形成雙向互補,三次產業梯次布局,初步實現了再造一個“工業來賓”目標。
一個經濟后發展城市工業能否異軍突起的問號,在桂中腹地拉直成了一個堅定的嘆號。
攻堅之戰 項目為王
——推出“項目工作20法”,規劃藍圖目標、凝聚人心共識
春節剛過,位于來賓市三江口新區總投資219億元的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仙鶴紙基新材料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重型車輛穿梭往來,塔吊旋轉、機器轟鳴,部分設備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安裝。該項目是來賓市單體引進最大的投資項目。
廣西仙鶴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辛夫介紹,一期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值17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2000多個,全部達產后年產值超過230億元,可創造直接就業崗位4000多個,帶動周邊2.5萬人就業。預計今年項目一期產能就將逐步釋放。
除了仙鶴紙業,三江口節能環保生態產業園、忻城繭絲綢產業園、市工業園區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試產、投產,新春伊始,行走在來賓市各工業項目的建設或生產現場,工業勃勃的活力撲面而來。
2021年,也是一個這樣的春天,來賓市提出工業振興三年計劃,緊接著市委就圍繞重大項目如何謀劃、儲備、落地、實施,提出“項目工作20法”,并在全市掀起了一場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核心的“頭腦風暴”。
擊鼓催征,號令揚帆。“項目工作20法”內容包括提出目標、組建團隊、分解任務、分析項目、設定期限、排定計劃、實施落地、督導驗收等,既是具體的工作方法也是凝聚人心的出征號——它告訴大家市委、市政府打算帶領大家這樣干、大家應該對標對表這樣干。來賓各地各單位紛紛開展摸排家底、弄清優勢、儲備蓄能、規劃發展各項工作。
新思路、新理念,帶來新發展。仙鶴紙業、忻城繭絲綢產業園、金秀康養產業園等一大批新建、在建項目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三年來,來賓市一直堅持項目為王,主動“東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從國家戰略中找機會、謀項目。
三年來,來賓市創新以項目招商,精準推進工業項目建設和擴大工業有效投資。
三年來,來賓堅持優化項目實施環境,通過組建工業振興特派員等一系列親商重商政策,使項目建設碩果累累。
三年來,該市共計推進建設重大工業項目502個,實現新開工272個、竣工150個,工業投資累計完成445億元,年均增長31.6%,高于全國、廣西平均水平21.4個、11.6個百分點,是2018—2020年總量的2.13倍。
三年來,該市入選自治區“雙百雙新”產業項目25個,實現新開工20個、竣工10個。
在政策春風、靠前服務和全程護航的多項舉措支持下,一個個重點項目從“規劃圖”加速變成“實景圖”,為來賓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落子布局 創新為要
——創新“345”產業布局,迭代“糖、冶、電”,規劃“高、新、綠”
自動包裝、條塊化分裝、智能入庫……2月25日,廣西雙蟻藥業有限公司無菌無塵自動化車間里數控的生產線忙碌有序,公司董事長王波說:“春節期間接到5000多萬元訂單,企業正全力以赴生產趕進度,確保一季度‘開門紅’。”作為來賓第一家獲得“國家高新技術”稱號的龍頭企業,該公司在當地政府的引導扶持下通過技術迭代實現產業升級,生產線實現智控化、智能化,產能較之前提高了40%。
解放思想靠實干,創新發展不蠻干,講究方法不瞎干,共享成果不白干。引導和支持雙蟻藥業發展是來賓依托優勢資源精準發力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實例。來賓是一座年輕的城市,經濟底子薄,債務負擔重,在工業振興三年行動中,該市首先提出堅持科學發展“不端未來的碗、不吃子孫的飯、不欠生態的賬”要腳踏實地,不揠苗助長。
2021年,《來賓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構建“345”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工業項目建設。“3”是指聚焦制糖及綜合利用、能源電力、冶金等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4”是指利用優勢資源發展高端碳酸鈣、木材加工、民族及生物醫藥、農副產品四大特色產業;“5”是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現代紡織、綠色化工新材料、機械裝備制造等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五大新興產業——市長廖和明將之形象地比喻為“‘喜新不厭舊’的工業創新發展之路”。
沒錯,在沒有大規模舉債也沒有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來賓靠創新實干,走出了一條工業發展的特色路徑。
創新是從0到1的關鍵——三年來,來賓市通過攻關一批關鍵性技術、打造一批創新平臺、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轉化一批科技成果,推進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實現從0到1的突破……
創新是“99+1”的優化——三年來,來賓市建成全國最完整的蔗糖產業鏈條,從甘蔗到蔗渣將一根甘蔗“吃干榨凈”,形成產值超過140億元產業集群;廣西鐵合金公司成功轉型升級,鐵合金產量全區第一;來賓銀海鋁業技改復產,電解鋁水單體產能全區第一;廣西匯元錳業擴產技改相繼投產,年產16萬噸新能源電池材料,產能全球第一;合山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取得進展,再度成為桂中“光熱之都”……
創新是“100+1”的突破——三年來,來賓規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占比大幅提升;來賓科技企業孵化基地認定為國家級孵化器、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成兩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國家綠色工廠,新增廣西工業龍頭企業7家、專精特新企業24家……
以審時度勢的眼光統籌規劃,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推進發展,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埋頭苦干。三年來,來賓工業在新產業的欣欣向榮中融入“新鮮血液”,在傳統產業的迭代升級中“強筋健骨”。
乘風行舟 政策為大
——向海圖強,構建“五千九百”現代化產業體系
元宵節剛過,位于來賓市三江口新區的三江口節能環保生態產業園,園區內已經忙碌起來,園區能源供應、水廠、污水廠等基礎設施已投入運行,其他入駐企業正緊張建設中,建設者們各司其職,力爭早竣工、早投產,實現“開門紅”。
三江口新區是桂中海陸通達的節點,3000—5000噸級船舶黃金運力直抵粵港澳大灣區,集中了興賓區、象州縣、武宣縣三個區縣的工業資源,集中配置了各種資源要素。目前,仙鶴紙業、雅居樂、新東運、森林工業城、錦象建材等數個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已落地新區并逐步形成產業集群,近2萬名產業工人在此工作生活。三江口新區已然成為來賓城市“副中心”,“東融”戰略的排頭兵,工業發展的新支點。
學方略、用政策,是來賓工業三年來取得長足發展另一重要因素。該市興賓區正在爭取更多政策、資金支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將一根甘蔗“吃干榨凈”,為國家端好“糖罐子”。通過用好國家土地、財政、獎補政策,來賓蔗糖產業穩步發展,工農業進一步互補,產值突破140億元。
2023年,來賓市出臺了《加快建設來賓市“五千九百”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方案》,打造千萬千瓦級裝機能源基地、千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千億級高性能紙及纖維復合新材料產業集群,兩個千億級產業園區以及木材加工等九大百億元級產業集群的“五千九百”現代化產業體系。《方案》中的產業體系矩陣,無不是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對標對表國家、自治區發展戰略。
如今,該市林木加工產業集群年產值突破160億元,成為規模以上企業超百家、產值超百億的“雙百”產業;金屬新材料精深加工、新能源電池材料、精純錳系新材料等產業鏈,年產值突破200億元;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電力產業,三年新增電力裝機容量6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511萬千瓦……工業產品有市場、產業集群有活力,著眼長期,放眼未來,來賓工業“穩”的基調會持續,“進”的態勢更積極。
緊緊圍繞自治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戰略決策,建設好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和區域協調發展試點市將是來賓市奮進的目標。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不久前結束的來賓市兩會將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規劃以推進“五千九百”工程為著力點,與全區同步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力爭工業總產值突破900億元。
來源: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