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9月5日,新華·中國錳礦價格指數項目專家論證會舉辦。與會專家指出,錳礦是我國工業發展的重要大宗原料礦產之一,相關價格指數的建立有利于我國錳產業的市場話語能力建設,促進行業平穩運行。
據了解,錳是鋼鐵工業的基本原料,也是支撐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原料。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錳資源消費國,對進口依賴較大,據統計,我國對錳礦的進口依賴度一直維持在8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錳礦進口國,錳礦也是我國進口金額較高的金屬礦產資源之一。
新華·中國錳礦價格指數通過采集北部灣(廣西)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真實成交價格和港口成交數據,向市場參與者提供有效的價格參考基準和市場信息,為宏觀調控、行業分析、企業經營、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工業品價格監測處處長楊青表示,指數方案思路清晰,能夠反映錳礦港口交易價格和部分貿易商成交價。建議進一步完善指數編制框架,加強數據準確性、及時性的控制。
國際錳協中國委員會主席周健表示,指數編制方案樣本選擇合理,樣本覆蓋面廣,統計方法和模型建立科學規范,能準確反映中國錳礦市場價格走勢,可以很好地為政府和企業制定政策和經營策略提供依據。
“國內目前還沒有錳礦期貨,但錳礦是鋼鐵產業的重要原材料,錳礦價格波動與鐵礦石期貨等產品或緊密相關。”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表示,通過錳產業指數的發布運維,為市場提供產業研究工具,同時為錳產業的供應鏈金融、期現聯動等場景提供價值參考標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院長劉立新表示,我國錳礦對外依存度較高,價格波動直接關系國內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指數的編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該指數編制的方法合理,數據采集及時,規格品完整,建議從報價機制等方面持續完善體系建設。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產業運行部主任刁力進一步指出,錳礦相關價格指數的編制涉及細節較多,如數據標準化、價格數據選取、異常數據剔除、數據權重設置等問題,將直接影響指數的客觀性與準確度。在指數運行期間,也應做好相應的制度保障工作。
轉自:新華財經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