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近日,“2023第十二屆中國鋼鐵物流高峰論壇”順利召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為論壇致辭。
何黎明表示,過去的三年,新冠疫情沖擊、中美貿易摩擦、地緣政治沖突等多重因素疊加,嚴重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黨中央、國務院重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黨的二十大報告多次提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靠”。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開展產業強鏈補鏈行動。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20位代表、委員提出關于產業鏈供應鏈的議案。產業鏈供應鏈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產業鏈供應鏈創新發展面臨良好機遇。
何黎明認為,當前供應鏈創新與應用進入新階段。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首次對供應鏈創新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商務部、中物聯等8單位公布首批供應鏈創新與應用55個試點城市和266家試點企業。2021年開始,在試點基礎上啟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工作,確定了兩批25個示范城市與200家示范企業。現代物流連接生產與消費,是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進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推選出一批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案例名單,促進物流業更好服務制造業產業升級,起到良好示范效果。這些示范企業和創新案例中有很大一批是鋼鐵領域的代表,顯示了我國鋼鐵領域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何黎明說,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回暖復蘇。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6%,連續2個月明顯上升,恢復至疫情三年來最好水平。剛剛公布的2月份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制造業投資增長8.1%。投資穩定增長拉動鋼鐵產業需求,鋼鐵產業運行態勢有望穩中向好。鋼鐵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具有經濟規模大、產業鏈條長、關聯產業多等特點,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擔負重要任務。三年疫情沖擊,鋼鐵領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風險進一步顯現,也對產業鏈上下游、供應鏈各環節的強鏈補鏈提出了更高要求。總體來看,我國鋼鐵生產制造領域相對集中,短板和弱項主要在鋼貿流通領域,包括物流保障等供應鏈服務還不完善。下一階段,提升鋼鐵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重在抓住供應鏈短板和弱項,需要各市場主體增強互信、深化合作、融合創新,做好三個轉變,共同推進鋼鐵供應鏈高質量發展。
一是從鋼貿服務向供應鏈服務轉變。三年疫情淘汰了一批鋼貿企業,留存下來的企業需要練好自身內功,增強有效供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與上游鋼廠、下游客戶聯動融合,大力拓展增值服務,形成互利共贏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逐步從傳統商貿服務向現代供應鏈服務延伸,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主動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
二是從線下撮合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當前,許多鋼貿企業仍然沒有擺脫地域依賴與熟人生意的經營方式,缺乏數字化思維,亟待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深刻影響鋼鐵供應鏈創新發展,涌現了卓鋼鏈等一批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持續賦能鋼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幫助傳統產業線上線下融合,改變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三是從單打獨斗向和諧共生轉變。近年來,疫情等國際國內不確定性風險大增,對鋼鐵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造成較大影響。鋼鐵領域的大型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以及近年來涌現的平臺企業,要加強互信、打開邊界,開展多種模式的合作創新,各取所長、利益共享,搭建和諧共生的生態圈,形成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浪財經、鋼鐵老板等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