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研究建立大氣環境容量約束下的鋼鐵、焦化等行業去產能長效機制,逐步減少獨立燒結、熱軋企業數量。推進非高爐煉鐵技術示范,提升廢鋼資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廢鋼電爐工藝。大力支持電爐短流程工藝發展,2025年和2030年,全省短流程煉鋼占比分別提升至15%、20%以上。
加快推動電爐短流程煉鋼轉型升級,目標到2025年電爐短流程煉鋼產量占比達到40%,超低排放改造率達到100%。到2025年,四川省電爐短流程煉鋼基本形成先進企業集群化發展、綠色低碳循環體系完善、資源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智能化數字化水平先進的發展格局,探索出綠色、智能、創新、高效、協調的示范模式,總結出一批新工藝、新技術、新標準實踐經驗,助力全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大力推進鋼鐵生產工藝從長流程向短流程轉變,提高廢鋼回收利用水平,推進高爐加快調整,“十五五”期間推進高爐產能逐步轉向電爐,加快發展以廢鋼為原料的電爐短流程工藝,到2025年,廢鋼比力爭達到15%以上,到2030年,廢鋼比提升至30%。
力爭到2025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持續推進工藝結構優化調整,電爐鋼產量占全省鋼產量比重達20%以上,產品結構更趨合理,生產用鋼材產量占比持續提高,建筑用鋼材產量比重下降到45%以內。全省鋼鐵工業每年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1400萬噸以上。全省現有鋼鐵冶煉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能效全部達到基準水平,新建鋼鐵冶煉項目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和能效標桿水平,全省鋼鐵行業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新增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企業。
力爭到2025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加快提升產業集中度,鋼鐵冶煉企業數量減少到10家左右。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的40%以上。
力爭“十四五”時期,短流程煉鋼占比達到20%左右,鋼鐵企業勞動生產率翻番,達到1500噸/人•年,初步形成結構優化、質效提升、環境友好、競爭力強的現代鋼鐵產業體系。到2025年,鋼鐵冶煉壓延及深加工配送產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高端精品鋼占比達到50%,鋼材精深加工率達到25%左右,廢鋼在鋼鐵原料中占比達到30%左右。
重點行業綠色升級改造。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廣高效精餾系統、高溫高壓干熄焦、富氧強化熔煉、電熔鎂生產過程節能減排關鍵技術、輕燒氧化鎂余熱回收利用等節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將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發展為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鞍鋼鲅魚圈基地綠色低碳升級、凌鋼高爐改造等項目建設。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等重點行業產能和數據中心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比例超過30%。
推廣綠色低碳技術與生產工藝,有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開展非高爐煉鐵技術示范,完善廢鋼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推進廢鋼鐵利用產業一體化,提升技術工藝和節能環保水平,積極發展全廢鋼冶煉。到2025年,廢鋼鐵、廢銅、廢鋁、廢鉛、廢鋅等主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達到0.4億噸,到2030年達到0.8億噸。
推動冶金行業有序達峰。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嚴禁違規新增產能。大力發展短流程電爐煉鋼和廢鋼煉鋼,加快建立廢鋼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廣使用轉爐煤氣和蒸汽回收、高爐渣余熱回收、富氧燃燒等節能降碳工藝。積極探索發展氫冶金。加快推進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完善廢棄有色金屬資源回收、分選和加工網絡體系建設。提高再生有色金屬深加工利用能力,加快推廣先進適用綠色低碳新技術,推動有色金屬單位產品能耗持續下降。
廣西:《廣西“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實施方案的通知》
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制糖、石化化工、造紙等行業為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廣高效精餾系統、高溫高壓干熄焦、富氧強化熔煉等節能技術,鼓勵將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為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重點實施柳州、防城港、貴港、梧州、北海、玉林等市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強對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業的監管。到2025年,全區完成6家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
來源:中聯鋼信網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