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近日聯峰實業棒五車間上榜蘇州2022年市級示范智能車間名單,這個自2011年建成投用的棒材生產車間是如何完成從傳統車間到智能車間的蝶變呢?
2011年,永鋼集團剛剛建成的棒五車間采用的是雙切分軋制工藝,兩條生產線。但是隨著市場對產品質、量的雙重需求的提高,棒五車間開始改變……
工藝裝備改善
隨著產量需求大幅度提高,永鋼集團棒五車間由原來的雙切分軋制,改造成為四切分軋制工藝,產線、產量也翻了一番。同時,圍繞產品提檔升級,棒五車間在一次次檢修中升級改造,不斷優化設備產能。
目前車間內主體生產設備82臺套,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比例100%,生產及專業管理軟件系統齊全;設備互通互聯,智能裝備聯網率100%。
生產過程改善
產品提檔升級,不只是“數量”,更是“品質”。為了更好保證質量,永鋼集團棒五車間開始引進加熱爐智能燃燒控制、電子質保書、數字識別系統等智能系統,助力高質量生產。
鋼坯進入加熱爐,通過視覺識別系統甄別鋼坯的批次,避免不符合要求的鋼坯“混入”出現產品質量問題。進入加熱爐燃燒時,智能燃燒系統可自動分析排煙中氧含量并實時反饋,系統進行閥門調節,優化空燃比,不僅能夠節約能源、調節爐內氣氛,同時保障產品質量。
全流程跟蹤
生產完成,每一根棒材都有自己的獨立“身份證”,通過掃碼可以獲取“它”的全部信息,哪一爐鐵水、鋼水,哪個連鑄機,甚至是第幾根生產出來的,整個生產過程運行數據可在中控室實時監控調度,實現產品質量全流程可追溯。
由進爐前的物理編碼到進入爐內的邏輯編碼,再到形成棒材入庫,物料配送和智能倉儲應用5G、GPS、條碼、AI視覺分析技術、二維碼,實現智能化管理,實現全流程物聯網信息追溯。
“11年,從傳統車間轉變為智能車間,從工藝改進、設備改造到數字化系統應用,這既是棒五車間智能化的‘蝶變’,也是永鋼集團‘產品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發展戰略的一步,更是鋼企前進路上的永鋼縮影。”數字創新部咨詢策劃室主任趙俊杰表示。
智能制造,永遠在路上,永鋼集團將繼續堅持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統籌協調的高質量發展路線,在智能化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向前,推動企業行穩致遠。
來源:永鋼集團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