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強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美麗河北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十年里,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退后十”和鞏固白洋淀Ⅲ類水治理成果兩項核心任務為牽引,牢記“國之大者”,奮力攻堅克難。累計壓減退出煉鋼產能1.1億噸、焦炭0.3億噸、水泥1.2億噸、平板玻璃1.1億重量箱,完成“雙代”1296.5萬戶,關停取締和改造提升“散亂污”企業13萬余家。2022年1—8月,全省PM2.5濃度首次邁入國家二級標準大關,較2013年下降60%以上,11個設區市歷史性全部退出全國空氣質量排名“后十”,甩掉了空氣污染嚴重城市全國最多的“帽子”。堅持“三水”統籌、分區施策,全省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7%,比2013年提高一倍,劣Ⅴ類水體全部消除,白洋淀流域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實施唐河污水庫治理、生態清淤等239個工程項目,淀區水質實現從劣Ⅴ類到Ⅲ類的跨越性突破。
十年里,我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筑牢首都生態安全屏障。劃定3.68萬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實現全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察汗淖爾和壩上“三化”草原治理,燕山—太行山生態提升,白洋淀、衡水湖和七里海瀉湖等重要濕地修復、京津水源保護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全省生態質量指數保持二類基礎上穩步提升,白洋淀野生鳥類增至237種,比雄安新區成立前增加31種,灤河、潮白河出境水質穩定保持Ⅱ類以上,永定河出境水質Ⅲ類以上,塞罕壩機械林場等9個地區入選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或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十年里,我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既保護環境也保護生產力,全面推進鋼鐵行業環保績效創A,對44家鋼鐵企業“一廠一策”制定創A方案,指導對標五大類、45項技術指標改造提升,鋼鐵企業累計15家實現創A,為全國最多。創新出臺激勵性生態環境績效分級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提前享受高一級別激勵性績效管理優惠政策,企業自主減排動力明顯提升。深化排污權交易、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兩個市場”改革,細化排污權確權、政府儲備、市場交易管理辦法,累計交易1.7萬筆17.15億元,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率先從林業碳匯和“兩高”行業入手,開發降碳產品,28個項目93.89萬噸降碳產品實現價值4775.69萬元。對25種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予以包容、免除處罰,2022年以來,全省環境行政處罰案件、處罰金額分別同比下降65%、72%,免予處罰金額3600余萬元,環境監管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十年間滄桑巨變,新征程再鑄輝煌。我們將堅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扛起首都“兩區”建設責任,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做“減污治污的主力軍、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碳達峰碳中和的先行軍”,奮力答好新時代趕考路的環保答卷,譜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