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錳鉻硅鐵合金市場峰會”
定于2022年2月23-25日在三亞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鐵合金網主辦,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國際冶金資源工業協會、上海期貨交易所等單位支持,重慶博賽集團、丹東利豐硅鎂有限責任公司贊助。
2022財年,必和必拓的鐵礦石、動力煤和鎳產量指導目標保持不變。
1月20日,必和必拓發布的2022上半財年運營公報(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顯示,其去年下半年的銅產量為74.2萬噸,同比下降12%;鐵礦石產量1.29億噸,同比增長1%;煉焦煤產量1770萬噸,同比下降8%;動力煤產量720萬噸,同比下降5%;鎳產量3.93萬噸,同比增長15%。
其中,去年四季度的銅產量為36.55萬噸,環比上季度增長3%;鐵礦石產量為6610萬噸,環比下降4%;煉焦煤產量880萬噸,與上季度持平;動力煤產量300萬噸,環比下降30%;鎳產量2.15萬噸,環比增長21%。
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韓慕睿(Mike Henry)表示,“鐵礦石產量幾乎達到創紀錄水平,并降低了惡劣天氣和奧密克戎防疫隔離措施對運營的影響。”
自2021年11月底起,鐵礦石價格開始回升。西本新干線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20日,鐵礦指數為1060元/噸,較11月的低點已上漲約25%。
截至1月19日收盤,美國必和必拓(BBL)股價報收67.99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約三成,已創歷史新高。對于去年下半年銅產量整體下降的情況,必和必拓解釋稱,主要受冶煉廠的計劃維護影響,奧林匹克大壩銅礦產量有所下降,該維護將于2022年1月完成。減少的產量部分被安塔米納銅礦( Antamina)新增產量所抵消。
煉焦煤以及動力煤的下降則主要由于天氣原因。必和必拓表示,由于產區四季度降雨量翻倍,影響了煉焦煤的大部分運營和計劃維護。動力煤產區采剝作業和礦區的生產力也遭到同樣影響。去年下半年,鎳產量產量增幅較高。必和必拓表示,這得益于三季度對全供應鏈開展了計劃內的維護。
在此前中汽數據 有限公司舉行的《2021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 發布會上,必和必拓金屬與礦業市場分析主管包文駿表示,“未來十年內,原生鎳需求預計將增長130萬噸。2020-2030年,電池行業對原生鎳的需求預計將增加約70萬噸,增幅達500%以上,占全球原生鎳總需求量的20%以上。”
他同時指出,目前必和必拓約85%的鎳金屬用于全球電動汽車電池材料的制造,“2017年,這個比例僅為約21%,再往前幾年不到5%。”韓慕睿表示,目前必和必拓已獲得在坦桑尼亞開采世界最大硫化鎳礦床的機會。
油氣業務是必和必拓一項已明確終止的業務。去年下半年,該公司共生產5320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5%;四季度產量為2570萬桶油當量,環比下降7%。必和必拓表示,旗下油氣業務與伍德賽德公司的合并協議,預計將在2022年6月完成,仍需要滿足包括伍德賽德股東的批準等若干先決條件。
對于2022整個財年,必和必拓的鐵礦石、動力煤和鎳產量指導目標保持不變,分別為鐵礦石2.49億-2.59億噸、動力煤1300萬-1500萬噸、鎳8.5萬-9.5萬噸。與此同時,2022財年銅產量指導目標被調至159萬-176萬噸區間的下限;煉焦煤的產量指導目標,從此前的3900萬-4400萬噸,降至3800萬-4100萬噸區間。
韓慕睿表示,調整煉焦煤的指導目標,主要源于對2022下半財年惡劣天氣和奧密克戎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將持續的預判。全年銅總產量趨近指導區間下沿,主要由于Pampa Norte銅礦的產量指導目標下調。韓慕睿指出,必和必拓將通過期權協議收購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和南澳大利亞州的潛在銅資產,進一步在面向未來的大宗商品領域拓展。
此外,該公司鉀肥重大建設項目按計劃穩步推進。其中,Jansen鉀肥項目豎井工程已完成98%,Jansen一期項目已啟動合同授予流程。必和必拓出售哥倫比亞Cerrejón動力煤礦至嘉能可的交易,將于2022年1月完成;必和必拓三井煤業(BMC)的股份出售協議,預計2022年中期完成。
按照計劃,必和必拓的企業架構將統一到現有澳大利亞母公司必和必拓集團有限公司之下。1月20日將舉行股東會議,就該事宜進行投票。如果得到股東和英國法院的批準,預計將在2022年1月31日前完成企業架構統一。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