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五一”假期,羅源縣重大項目不停產不停工,全力沖刺“雙過半”。5日,在羅源灣開發區的寶鋼德盛現有產線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新建全封閉原料大棚工程施工現場,樁基聲轟鳴,工人熱火朝天地施工,確保項目年底前完工。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原料封閉儲存和皮帶封閉上料的環保超低排放要求,滿足國家超低排放標準,為福州絲路海港城羅源港區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羅源縣下好“先手棋”,多次召開經濟運行分析會,抓謀劃部署有序調度,抓產業鏈條集聚優勢,抓項目發力備足后勁,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一季度,羅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排名全市第二;12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1項指標增幅達到兩位數,6項指標增幅超過20%。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全市12個縣市區中,取得“3個第二、2個第四”的好成績,實現“開門紅”。
技改提升助力高質量發展
為全面融入“海上福州”建設、加快福州絲路海港城建設,年初以來,羅源精準發力招商引資、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培育企業做大做強,以寶鋼德盛、羅源閩光為龍頭鋼鐵產業布局的臨港產業體系粗具規模。
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福州市數字經濟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中,羅源與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約高端特種鋼鐵新材料基地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建設300萬噸不銹鋼精品基地,發展300系、400系及雙相不銹鋼等中高端不銹鋼產品,加快建設煉鋼、連鑄等相關配套及技改項目。
去年底,羅源寶鋼德盛精品不銹鋼綠色產業基地首個項目1780mm熱軋生產線正式投產,串聯起冷、熱軋生產線,打通全產業鏈,極大增強市場競爭力,不僅為羅源灣千億鋼鐵產業基地建設輸送強勁動力,也為福州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增添新動能。寶鋼德盛的5G智慧管控中心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投資2.6億元,打造“智能+5G數字德盛”,投產后將實現全流程遠程操控和出軋、進軋的數模軋制控制。
羅源閩光鋼鐵有限公司也在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完善產業鏈項目建設。福建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閩光精品鋼材基地項目投資100億元,以閩光鋼鐵公司H型鋼為原料,進行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將建設碼頭泊位、管廊帶和智慧料場、智能倉儲系統、鋼材加工配送系統、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等。
一季度,閩光鋼鐵鐵產量同比增長7.06%,鋼產量同比增長11.16%,材產量同比增長7.2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2.53%,利潤同比增長21.02%,實現“開門紅”。
突破農業種植瓶頸
近日,羅源第一批工廠化生產的液體菌種秀珍菇正式出菇,標志著秀珍菇種植業突破技術瓶頸,實現種植自動化、標準化、周年化。
據介紹,采用固體菌種種植秀珍菇,每年只能生產一季。受到固體菌種、人工、空氣的影響,秀珍菇容易感染雜菌,從而影響出菌率。而液體菌種新技術,實現自動化生產,養菌房和出菇房都實現智能控溫,大大縮短了出菇的時間,而且每年可以輪作12次、采摘24次。
起步鎮是食用菌種植大鎮,也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作為羅源縣唯一生產海鮮菇的企業,百谷農業有限公司已實現智慧化、周年化、工廠化生產,技術人員通過一部手機或者電腦就可以遠程智慧種菇。
技改不斷提升,百谷農業生產實現新突破。去年8月,該公司引進全自動菌包生產線,不僅提高了菌包的填裝效率,還為企業產能擴充提供保障。該公司去年產值2700萬元,年生產菌包500萬袋,產量較2019年提高10%。
布局智慧生態產業園
在福州臺商投資區,20多名工人抓緊澆筑松岐中路橋梁梁板,以確保6月底前實現左半幅通車、10月1日前實現全線貫通。松岐中路橋梁為南溪沿線20公里步道的節點項目,通車后將打通園區與濱海新城通道。
松岐中路項目是臺商投資區節日不停產不停工的縮影。“為確保項目按時完成,我們加大投入、加速施工,在原有預制場8個班臺、2個龍門吊的基礎上,計劃增設8個班臺、1個龍門吊,壓縮梁板制作時間。”臺商投資區相關負責人說,投資區成立園區標準化建設領導小組,下設9個工作專班,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建立項目推進調度工作機制,優化管委會領導掛鉤聯系企業制度。通過實地走訪、現場辦公、召開協調會等形式,深入開展“進工地、到一線、解難題”專題活動,及時梳理、解決項目前期、建設和竣工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幫助8家在建企業解決施工開口、污水管網證明、辦理項目建設前期手續等工作。
在第四屆數字峰會上,羅源縣“牽手”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運用中興通訊企業5G技術,將打造臺商投資區(松山片區)智慧生態產業園。“下一步,我們將開展綠色、數字、生態園區建設,編制數字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引領企業切實增強平臺競爭力,以數字化推動園區管理與服務升級,激發制造業新活力,拓展制造業發展的新空間。”福州臺商投資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東南網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