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嚴格控制以煤炭消費為主的高耗能項目
中國鐵合金網04月26日訊
“在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下,今后的高耗能項目,特別是以煤炭消費為主的項目要嚴格控制、從嚴掌握,尤其一些小機組、小蘭炭、小煉化項目要逐步退出,為新的高質量項目騰出發展空間。”4月20日,在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就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方面,陜西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張曉光介紹工作情況。
去年以來,陜西省緊盯“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全省能耗總量控制在1.39億噸標準煤以內,扣減超額消納可再生能源后,完成“十三五”能耗強度下降15%的目標,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奠定了基礎。同時,全面梳理排查“兩高”項目(即高排放、高耗能),對全省“十四五”擬投產或達產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兩高”項目進行了梳理。據悉,陜西目前正在積極爭取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抓緊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陜西)實施方案》前期工作。
“做好“十四五”能耗雙控工作謀劃,在編制“十四五”產業、能源發展規劃以及布局重大項目時,尤其注重與能耗雙控目標做好充分銜接,按照國家要求,調整修改能源供應保障方案、能源各產業發展規模,確保“十四五”時期能夠按照國家要求完成能耗雙控任務。”張曉光表示,陜西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技術路徑研究工作,依托西安交大、西北大學等科研院所,抓緊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攻關,力爭在減碳降污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為推進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張曉光表示,下一步陜西將按照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要求,編制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和能源發展規劃,加快優化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動生產、生活全面綠色轉型。同時,陜西發展綠色能源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除了核電條件受限之外,其他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資源條件,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綠色能源。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網)
- [責任編輯:liuzhengro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