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2月份,煉鐵廠火力全開,實現月產鐵75.98萬噸,煤比突破170千克/噸·鐵,燒結礦月產量105萬噸,燒結機利用系數達到1.47t/m2h,創造新的歷史紀錄。
隨著重慶鋼鐵3號高爐順利點火開爐,煉鐵廠全面開啟“三大一小”4座高爐滿負荷生產模式。為認真踐行公司“管理極致、消耗極限,全面對標找差、狠抓降本增效”工作要求,煉鐵廠聚焦“規模+成本”,追求“極致+高效”,按照“兩眼向內、全力挖潛,提升體系、補齊短板,績效引領、精準激勵,技術創新、指標突破”的工作思路,轉變思想觀念,深入開展對標找差,全力提升管理水平,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取得歷史性突破。
轉變思想觀念促進執行力提升
2021年是實現公司“超千萬噸鋼鐵企業”戰略目標的關鍵之年,產能規模提升的重大使命迫使每一位煉鐵人必須轉變觀念,突破自我,追求極致思維,極致管理。
煉鐵廠要求全體員工堅決貫徹執行公司一屆三次職代會精神,并付諸于實際行動,全年向產鐵950萬噸奮進。在3號高爐大修完成后,煉鐵廠立即對高爐、燒結、焦化工序月產量和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進行了預排,作業區再將各自的指標任務分解到班組和個人,設立指標欄上墻管理,目標倒逼,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標的氛圍,通過觀念轉變、思想變革促進員工執行力提升,切實將思想統一到公司的決策部署和目標任務上來。
同時,以2月份3號高爐創造全國同類型高爐達產新紀錄為典型事例,正面引導各級管理者轉變觀念,強調追求由整至零的精準,全流程協同追求極致,將工作細化到人、計劃細化到班。通過極致管理,不斷創造新的突破。
加強體系建設實現管理提升
煉鐵廠從加強體系建設入手,構建以“高爐為中心”生產管控體系。按作業區分工、區域負責的管理模式,將生產技術室、設備室的單一管理職能回歸至各作業區,同時分組建立對口的監督、支撐、指導及評價職能,加強現場的管理力量,實現管理“橫向邊、縱到底”。
通過加強重點指標管控,開展高爐操業會、爐況分析會,推行“高爐設備狀態天天讀”等措施,提升體系強化管理,補齊各項短板,使各級員工管理和標準化作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實施精準激勵引燃全員活力
煉鐵廠貫徹按勞分配原則,以“產量、成本、崗位改善”為基礎構建KPI績效考核體系,并引入“多產多得、創記錄獎勵、設備運行攻關獎勵、關鍵崗位精準激勵”等專項激勵,將各職能室和作業區把實現生產、能耗指標作為績效評價的第一要素,不講任何條件和理由,瞄準目標,盯緊指標,快速行動,讓各級管理人員清醒認識到各自肩上沉甸甸的責任,真正實現“用業績說話、憑能力定收入”的激勵機制。
同時,在全員績效管理(KPI)的基礎上搭建員工崗位改善和積分管理體系,并制定了具體細則,將員工崗位改善作為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全員參與指標改善,激發員工積極主動參與管理、改善指標,營造“積極向上,人人爭優”的良好氛圍。
全面對標找差實現指標突破
煉鐵廠組織各職能室、各工序、各作業區、各崗位圍繞公司“全面對標找差,狠抓降本增效”管理主題,刀刃向內、正視差距、制定措施、補短揚長,通過走出去、沉下去,在管理、技術、效率等方面與韶鋼、永峰鋼鐵等優秀同行、兄弟單位等標桿對比趕超,爭先恐后突破自我、追求極致。
高爐工序圍繞降低高爐燃料比,提煤比、降焦比等方面全面開展對標找差,制定改善措施,并組織技術團隊開展攻關活動。通過一系列措施的落地,高爐利用系數、燒結機利用系數、高爐干焦比、燃料比和煤比等關鍵指標不斷突破,“全面對標找差”跑出“加速度”。
2月份,高爐“提煤降焦”成效顯著,高爐多項指標再創歷史最好紀錄。1號、3號、4號高爐噴煤比分別完成174千克/噸·鐵、173千克/噸·鐵、167千克/噸·鐵,4號高爐干焦比完成339千克/噸·鐵,均創下歷史最好記錄。3號高爐于2月2日開爐復產,實現第3天產量7056噸,第5天產量7510噸,第8天產量8025噸,創下國內同類型高爐開爐達產新紀錄。同時,高爐日產鐵站穩28000噸平臺,2月11日達到28691噸,2月18日燒結礦日產量達到39382噸,2月23日焦炭(2347,47.00,2.04%)日產量達到9352噸,均創造新的日產量歷史紀錄。
來源:重慶鋼鐵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