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粗鋼年度產量首破10億噸。
具體看,2020年12月,我國生鐵產量7422萬噸,同比增長5.4%,2020年全年產量88752萬噸,同比增長4.3%。12月我國粗鋼產量9125萬噸,同比增長7.7%,2020年全年產量105300萬噸,同比增長5.2%。12月我國鋼材產量12034萬噸,同比增長12.8%,2020年全年產量132489萬噸,同比增長7.7%。
2020全年,鋼鐵產量呈前低后高走勢。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鋼鐵需求明顯萎縮;隨著二季度國家復工復產、經濟刺激政策的逐步發力,經濟穩定復蘇,下游需求逐步恢復,帶動鋼鐵企業生產積極性高漲,鋼鐵產量同比進一步上升。
價格方面,2020年國內鋼鐵市場呈現寬幅震蕩、波動上行格局。其中,一季度因疫情影響震蕩下行,二季度以來隨著需求恢復震蕩上行,11-12月份因鐵礦石、焦炭主要原料價格上漲,帶動市場明顯“翹尾”,在需求淡季承接不暢下沖高回落。蘭格鋼鐵網監測的數據顯示,2020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均值為146.5,較2019年下降2.3%。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預測認為,2021年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新一輪“擴內需”大幕將啟動,制造業設備投資有望進入上行周期,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基本持穩,我國鋼鐵需求將平穩向好。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此前預測,2021年中國鋼材需求量為9.91億噸,同比增長1.0%。
不過,在中國鋼鐵產量屢創新高的背景下,政策層對于過剩相對產能帶來的危害依然有所擔憂。2020年12月28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2021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鋼鐵行業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行業,在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約束下,鋼鐵行業將面臨繞不開的挑戰,必須從現在開始付諸行動。從2021年開始,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發布新版鋼鐵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完善產能信息預警發布機制。
2020年12月28-29日,在一年一度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工信部對于2021年的八大重點工作任務的描述中,第二項是“穩定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其中要求“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業內人士向經濟觀察網分析認為,如果要實現鋼鐵產量下降,是不乏政策措施的。減量既可減少碳排放,也可以減少對礦石的需求。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一共進口鐵礦石11.7億噸,同比增長9.5%,同時,進口鐵礦石的價格也在這一年創下近8年的新高。該人士認為,政策和市場是相互博弈的,主要原料的價格漲得越高,政策出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轉自:經濟觀察報
- [責任編輯:Catherine Re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