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逆勢上揚。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我國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最好紀錄,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當日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此外,從去年全年看,我國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為擴大進口提供了有力支撐。2020年,我國原油、金屬礦砂等資源型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7.3%和7%,糧食、肉類等農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28%和60.4%。李魁文表示,在疫情影響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加明顯,進口需求穩定。
去年全年鐵礦石進口數量創新高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中國進口鐵礦石11.7億噸,同比增加9.5%;對應金額8228.7億元人民幣(約合1189.44億美元),同比增加17.4%。兩者均創下歷史新高。
對此,建信期貨黑色產業研究主管翟賀攀表示,去年中國進口鐵礦石數量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其他主要經濟體受疫情影響較大,而中國在一季度以后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好轉,鋼鐵生產快速恢復并在二、三季度達到創紀錄的高產量。此外,為對沖疫情影響,各主要經濟體采用超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原材料價格受流動性寬松影響漲勢明顯,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預期下,進口鐵礦石市場長期處于超買格局,導致進口數量和價格大幅攀升。
展望2021年我國鐵礦石進口,翟賀攀表示,按照國家有關部委提出的圍繞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將壓縮中國粗鋼產量,由此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今年進口鐵礦石數量趨于下降。
“與此同時,鐵礦石價格也將整體上振蕩回落。但在流動性寬松的大背景下,鋼鐵原材料價格依然有較強支撐,以62%品位的進口粉礦現貨價格為例,短期800元/噸的價格難以看到。”翟賀攀說。
去年12月煤炭進口量增加,銅、原油、鋼材進口回落
從去年12月外貿進出口數據來看,我國去年12月(以美元計)出口同比增18.1%,前值增21.1%;進口增6.5%,前值增4.5%;貿易順差781.7億美元,較上月擴大27.69億美元。
從去年12月單月的大宗商品進口量來看,申萬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汪洋表示,去年12月煤及褐煤單位進口量達3907萬噸,是歷年來的最高水平。此前進口量較多的月份為2014年1月份的3546萬噸和2012年12月的3511萬噸。“2020年12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快速增加,一方面是受今年冷冬天氣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穩健復蘇的狀態,在出口需求的拉動下制造業生產回歸常態,甚至超過潛在生產水平,對電力的需求較為旺盛。”他說。
于此同時,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幅也出現明顯回落。黃雯昕表示,去年12月份大宗商品中,鐵礦砂和銅材進口同比增速出現明顯回落,原油進口跌幅擴大,鋼材當月進口同比增速由正轉負。
“這與去年12月PMI生產出現明顯回落表現一致,可能指向國內復蘇斜率有所放緩,或是受到疫情反復影響,后續需關注防疫狀況和疫苗接種的情況,內部需求的恢復可能仍然趨緩。”她說。
來源:《期貨日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enxi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