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疫情對鎳產業鏈上下游均產生一定的利空影響,從上下游看,下游需求受影響相對更大,上游生產仍在維持,因此投資者可考慮多鎳空不銹鋼的策略。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工業品板塊呈疲軟態勢,滬鎳也不例外。不過,我們也觀察到,在悲觀情緒集中釋放之后,滬鎳迎來了持續性反彈,且2月7日的收盤價已接近春節前的價格。那么,是什么潛在利好在推動滬鎳,反彈又能否持續呢?
生產端僅小幅減產
一般來說,冶煉企業在春節期間一般也不會停工,因為停工會給企業帶來顯著損失。因此,此次疫情發生后,上游冶煉企業大多仍然保持前期生產節奏。具體來看,西北地區的電解鎳冶煉廠按計劃連續生產,東部地區部分企業降負運行。鎳鐵生產目前總體保持正常,鎳礦原料較為充足,但目前公路運輸受阻,部分廠家可能出現輔料不足的情況,或使得少部分企業被動減產。不銹鋼煉鋼企業目前生產有較好保障,但冷軋企業復工時間有所推遲。
從生產端來看,疫情影響相對有限,鎳市供需總體維持常態。不過,若疫情持續時間較長,也不排除企業尋求主動減產。
不宜過分悲觀
由于鎳多數用于不銹鋼,目前不銹鋼煉鋼市場鎳需求仍維持正常水平,因此疫情暫時對鎳市需求影響尚未顯現。但從整個產業鏈來考慮,若不銹鋼需求遲遲不能恢復,不銹鋼生產企業也難以為繼,影響將進一步向上傳導至電解鎳。
從不銹鋼來看,疫情對需求端的影響是顯著的,目前多地宣布延遲復工至2月17日,不銹鋼集散地無錫目前復工時間尚不確定,佛山不銹鋼企業復工時間或延遲至3月以后。此外,各地管控力度不斷加強,多地開始實行小區封閉式管理,人員流動受限,建筑、裝飾等對不銹鋼需求較大的領域均將受到明顯打擊。不過,對后期的需求情況也不宜過分悲觀,若疫情結束,此前積壓的需求將集中爆發,疫情的影響仍然偏向于短期。
印尼新產能繼續投放
疫情對國內的供需均產生一定影響,而供需恢復的時間相對同步,因此我們認為其影響偏短期。但若將國外的情況納入考慮,則長期的產業格局也可能發生一定變化。我國的鎳資源主要來源于印尼和菲律賓,因此我們需要關注疫情對進口的影響。
印尼方面,自從印尼禁礦以后,我國今年已無法從印尼進口鎳礦,但可以通過加工后的產品如鎳鐵等形式進口。印尼禁礦后,市場焦點就在于印尼新增的鎳鐵產能能否滿足我國的需要,而此次疫情將使我國需求延遲,給了印尼產能更多建設的時間,長期鎳供應缺口或收窄。目前印尼鎳及不銹鋼產業基本不受疫情影響,新增產能亦在不斷釋放。近期,象嶼德隆印尼不銹鋼項目試產成功,計劃總產能達250萬噸/年,這將使得我國可進口鎳鐵量減少。不過,目前印尼鎳鐵產能也在不斷建設,1月印尼青山兩臺鎳鐵爐成功出鐵。
菲律賓相關部門曾一度考慮從我國出發的船實行14天隔離再檢疫的措施,不過隨后宣布港口仍向所有船只開放,僅禁止來自疫情發生地的船只上的船員下船。因此,菲律賓鎳礦進口仍保持正常。
綜上所述,疫情對鎳產業鏈上下游均產生一定的利空影響,鎳價總體承壓運行。從上下游看,下游需求受影響相對更大,上游生產仍在維持,因此投資者可考慮多鎳空不銹鋼的策略。此外,疫情將給印尼鎳鐵產能更多的建設時間,使鎳下半年供應短缺的可能性降低,也壓制了鎳價長期的上升空間。
(轉自新浪財經,中信建投期貨)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